[发明专利]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9691.2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焰;周密;彭远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8/36 | 分类号: | C08F8/36;C08F8/44;C08F8/32;C08F293/00;C09K8/58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薄盈盈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温 树枝 分子 聚合物 驱油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由聚合物单元A和聚合物单元B自组装形成;
所述聚合物单元A具有以下结构式:
其中,为环糊精,物质的量之比a:x:y:y=(90~70):(10~30):(0.1~2):(0.1~2),n=6~16;
所述聚合物单元B具有以下结构式:
其中,物质的量之比a:x:y:z=(80~40):(10~30):(10~30):(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单元A和聚合物单元B的物质的量比为3:1~1:3。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一次RAFT反应,在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中引入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合成树枝状聚合物PAM;
(2)利用二次RAFT反应,在步骤(1)合成的树枝状聚合物PAM的侧链同时引入环糊精和疏水长链季氨盐,合成聚合物单元A;
(3)利用三次RAFT反应,在步骤(1)合成的树枝状聚合物PAM的侧链同时引入叔丁基磺酸和金刚烷胺,合成聚合物单元B;
(4)将步骤(2)合成的聚合物单元A和步骤(3)合成的聚合物单元B混合均匀,自组装形成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丙烯酰胺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90:10~70: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环糊精和疏水长链季氨盐的物质的量比为3:1~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叔丁基磺酸与金刚烷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0~30):(0.1~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次RAFT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分别称取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丙烯酰胺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水和1,4-二氧六环的混合溶剂,依次加入到封口瓶内,密闭后混合均匀,得反应液;将反应液鼓氮排气后,置于40~70℃油浴中稳定5min,用微量注射器注入引发剂AIBN,反应2~10h后得聚合物;将聚合物用去离子水稀释,转移入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树枝状聚合物PA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二次RAFT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分别称取步骤(1)得到的树枝状聚合物PAM,环糊精,疏水长链季氨盐,水和1,4-二氧六环的混合溶剂依次加入到封口瓶内,密闭后混合均匀,得反应液;将反应液鼓氮排气后,置于40~70℃的油浴锅中稳定5min,用微量注射器注入引发剂AIBN,反应2~10h后,得聚合物;将聚合物用去离子水稀释,转移入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一周后,冷冻干燥,得到聚合物单元A。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三次RAFT反应的条件为:分别称取步骤(1)合成的树枝状聚合物PAM,叔丁基磺酸,金刚烷,水和1,4-二氧六环的混合溶剂依次加入到封口瓶内,密闭后混合均匀,得反应液;将反应液鼓氮排气后,置于40~70℃油浴中稳定5min,用微量注射器注入引发剂AIBN,反应2~10h后得聚合物;将聚合物用去离子水稀释,转移入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一周后,冷冻干燥,得到聚合物单元B。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温抗盐树枝状超分子聚合物驱油剂在石油开采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6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裂缝型人工砂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密封膜套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