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9756.3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武;莫然;彭军;张晓勇;李恒;杨迎泽;刘伟荣;蒋富;王成龙;顾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42 | 分类号: | H04W4/42;H04W12/00;H04W12/04;H04W12/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杨萍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数据 安全 保护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包括密钥分发步骤、认证步骤、加密步骤和传输步骤:所述密钥分发步骤,对需要监测的每辆列车分发唯一标识号ID以及对应的密钥PW,并将每辆列车的唯一标识号ID以及对应的密钥PW发送到监测方;所述认证步骤,对于所有接入列车网络的节点进行身份认证;所述加密步骤,根据列车携带的唯一标识号ID识别其身份,并利用该列车对应的密钥PW对采集到的该列车的列车数据进行对称加密;所述传输步骤,将加密后的列车数据传输到监测方;所述监测方利用该列车对应的密钥PW对其数据进行解密后进行监测查看。本发明保护了列车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防止了设备伪装、窃听及篡改的发生,提高了列车数据的实时性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列车数据安全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高速列车的普及,列车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列车事故不时发生,事后检查发现一些设备故障。为此,高速列车上安装了各种传感器以记录列车的运行状态。根据列车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对列车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判断,以帮助发现并解决现有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而网络中存在着恶意节点以及攻击者,一旦他们伪造、篡改了列车数据,将严重影响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会引发极其严重的事故。因此,高速列车的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列车运行状态数据的安全保护装置以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保护了列车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列车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包括密钥分发步骤、加密步骤和传输步骤;
所述密钥分发步骤,对需要监测的每辆列车分发唯一标识号ID以及对应的密钥PW,并将每辆列车的唯一标识号ID以及对应的密钥PW发送到监测方;
所述加密步骤,根据列车携带的唯一标识号ID识别其身份,并利用该列车对应的密钥PW对采集到的该列车的列车数据进行对称加密;
所述传输步骤,将加密后的列车数据传输到监测方;
所述监测方利用该列车对应的密钥PW对其数据进行解密后进行监测查看。
上述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在列车数据向监测方传送时,对其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密钥分发步骤中,定时更改分发给各列车的密钥PW,并将各列车的唯一标识号ID、对应的更改后的密钥PW及其时间戳TS发送给监测方,以便监测方判断密钥PW是否有效。
密钥分发包括以下步骤:
对每个需要监测的设备生成不同的32位唯一标识号ID,其中第一位始终为0,第二到第十一位为设备类型码,第十二到第三十二位为序列号;
对于每个唯一标识号ID,通过对称加密算法(AES128加密算法),产生伪随机序列,生成128位的密钥PW,同时设定密钥存活时间为30s,之后重新生成密钥;
对每个生成的密钥PW记录生成一个16位的精确到毫秒的时间戳TS,用于认证以及加密解密时判断密钥是否失效;
将唯一标识号ID、密钥PW以及时间戳TS发送到相应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列车数据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认证步骤,其根据密钥分发步骤分发的信息表,即各列车的三元数组(ID,PW,TS),即唯一标识号ID、对应的密钥PW以及密钥PW的时间戳TS,对所有请求接入列车网络的节点进行安全认证;对任一请求接入列车网络的节点进行安全认证(身份认证)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