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0007.2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侯少军;梅新东;王超;刘广辉;李治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张晓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光学膜层,包括一通孔;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光学膜层一侧的表面;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透明区,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摄像头,包括镜头,插入至所述通孔内,且朝向所述透明区;以及若干LED芯片,环绕所述镜头均匀设于所述通孔内,且设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透明区之间。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当LED芯片断电时,摄像区处于采光状态,能正常拍摄,当LED芯片通电时,摄像区处于显示状态,实现全面屏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对更佳显示效果的追求,在终端设备的应用中(如手机、Pad等),高屏占比屏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由于终端设备中一些功能器件如摄像头、光线传感器等的采光需求,显示屏幕难以实现最佳的屏占比。
目前实现高屏占比除了收窄边框外主要是采用刘海屏、水滴屏或挖孔屏方案,但这将牺牲部分屏幕空间且采光器件会直接暴露在屏幕上,现有技术中采用屏下摄像头的方案,摄像头一般是设置于屏幕边缘处或角落处的摄像区,这一区域没有像素单元或光源,不能用于显示影像,影响用户体验。目前市面上也有采用升降式摄像头和滑盖方案的全面屏,但这些方案都需增加额外的模组结构或增加设备厚度且消费体验不是特别理想。LCD是目前显示市场中主流显示技术之一,如何实现真正的LCD全面屏显示值得探索与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因设置屏下摄像头导致摄像区不能显示影像,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光学膜层,包括一通孔;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光学膜层一侧的表面;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透明区,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摄像头,包括镜头,插入至所述通孔内,且朝向所述透明区;以及若干LED芯片,环绕所述镜头均匀设于所述通孔内,且设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透明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彩膜基板一侧的表面;以及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区包括:第一透明部,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内;第二透明部,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内;第三透明部,位于所述液晶层内;第四透明部,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内;以及第五透明部,位于所述第二偏光片内;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部、所述第二透明部、所述第三透明部、所述第四透明部以及所述第五透明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阻光膜片,设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层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设于所述第一膜层一侧的表面;第三膜层,设于所述第二膜层远离所述第一膜层一侧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贯穿于所述第一膜层;第二通孔,贯穿于所述第二膜层;以及第三通孔,贯穿于所述第三膜层;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光元件,包覆所述LED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LED芯片为红色Mini-LED、绿色Mini-LED、蓝色Mini-LED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包括:柔性线路板,其一端连接有连接器;感光芯片,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一侧的表面;滤光元件,设于所述感光芯片远离所述柔性线路板一侧的表面;镜片,设于所述滤光元件远离所述感光芯片的一侧;支撑柱,贴附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环绕所述镜片,且设于所述柔性线路板靠近所述镜片一侧的表面;对焦马达,设于所述支撑柱内;以及镜头,设于所述镜片远离所述滤光元件的一侧,且安装至所述支撑柱;其中,所述LED芯片安装至所述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LED芯片电连接至所述柔性线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