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械臂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0056.6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延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习友路3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驾驶人 识别 智能 机械 机器人 | ||
1.一种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械臂机器人,包括分别与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连接的自动行走系统、六轴机械臂系统、自动充电系统、人体测温系统、人脸识别系统、以及报警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有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所述自动行走系统包括安装在行走底座(1)上的行走轮、用于避障探测的超声波探测器或雷达探测器、用于导航的GPS导航模块、以及安装在行走底座(1)内部的行走轮驱动系统;
所述自动充电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超声波探测模块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模块与行走底座(1)上的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在充电时与配套的充电触点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块为触摸显示屏(5),所述触摸显示屏(5)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机器人躯体(2)的前后两侧,所述躯体(2)安装在行走底座(1)上;
所述人体测温系统包括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和体温分析模块,所述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包括多个镶装在机器人头部(3)的红外线体温计,所述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和体温分析模块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头部(3)位于躯体(2)远离行走底座(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械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分析模块与报警系统的报警模块连接,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播放模块和语音输入模块,所述语音播放模块安装于机器人的头部(3),所述语音输入模块安装于机器人的耳部(4),所述耳部(4)对称设置在机器人的头部(3)两侧,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连接有报警通讯模块,所述报警通讯模块为电话通讯或短信通讯,所述报警模块还通过互联网与公安系统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械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2)上开设有多个互不干扰的存放腔(16),所述存放腔(16)内抽拉设置有存放抽屉(6)和特殊物品存放抽屉(7),所述特殊物品存放抽屉(7)所在的存放腔(16)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板(17),所述存放腔(16)内设置有解锁模块,所述解锁模块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解锁模块连接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位于存放抽屉(6)与存放腔(16)之间、以及特殊物品存放抽屉(7)与存放腔(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械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模块与人脸识别系统连接,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位于机器人头部(3)的图像采集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识别分析模块和储存模块,所述识别分析模块通过结果输出模块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储存模块内部储存有人脸识别数据库和人员信息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械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物品存放抽屉(7)所在的存放腔(16)内部设置有环境调控系统,所述环境调控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环境调控系统包括位于内壁顶部的制冷板(18)和加湿管、位于存放腔(16)内壁上的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控温模块连接制冷板(18),所述湿度检测模块通过控湿模块连接加湿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能机械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座(1)后侧卡扣连接有顶部开口的运送箱(19),所述运送箱(19)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运送箱(19)靠近行走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卡块(20),所述行走底座(1)上开设有与卡块(20)相适配的卡槽(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延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延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0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