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0359.8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崇汉;李杰;王晓波;王景震;范浩;赵阳;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A61L2/24;A61L2/26;G01J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肖秉城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合 红外 测温 消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测温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消毒装置与控制系统器电性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围栏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围栏机构与所述消毒装置之间的测温机构,所述测温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支架上还均布设置有红外测温器,所述红外测温器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布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外侧密封设置构成通道,每个所述框架中部向下安装有红外发射传感器,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安装有消毒喷头,所述消毒喷头与雾化消毒器连接。本发明具有效率高、简单实用、安全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会公共场所提供的服务日趋完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存在较多的病毒和细菌,例如在季节更替时,流感会肆虐,传染性疾病也是潜在的威胁。
目前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或者需要消毒进入的地方,在敏感时期,都会对人员进行温度测量和消毒,疾病的外在体现可以通过体温来进行初步筛选,但是现阶段的安全保护措施,大都为人工对待检测人员进行提问测量,采用手持式提问强,这样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共处时间久,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不利于病毒的防疫与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效率高、简单实用、安全性强的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合红外测温和消毒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测温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消毒装置与控制系统器电性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围栏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围栏机构与所述消毒装置之间的测温机构,所述测温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支架上还均布设置有红外测温器,所述红外测温器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布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外侧密封设置构成通道,每个所述框架中部向下安装有红外发射传感器,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安装有消毒喷头,所述消毒喷头与雾化消毒器连接。
在使用时,待测人员站在围栏机构外侧支架上的摄像头对人员进行人像采集,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确定待测人员的位置以及身高信息,确定后,转动机构带动红外测温器转向待测人员,并启动与之身高范围匹配高度的红外测温器,同时对待测人员进行红外测温,无需人员接触,避免产生交叉感染,控制系统接收红外测温器检测的温度,判定待测人员提问情况,正常控制围栏机构打开,待测人员进入消毒装置,若体温异常,围栏机构不打开,控制系统进行报警,警示附近工作人员进行跟踪监测问询,待测人员进入消毒装置形成的通道,当经过第一个框架时,对其上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进行遮挡,控制系统接收后,控制就近的一个或两个消毒喷头进行喷雾,避免人员经过后才开始消毒,减少延时造成的消毒不均匀的情况,当依次经过不同的框架时,消毒喷头依次进行喷雾,同时经过的消毒喷头从最远端依次关闭,避免产生浪费。本方案提供的技术能够实现在人流量较大或者需要消毒的场所进行自主式、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以及消毒处理,极大地降低人员接触的次数,避免交叉感染,另外,能够做到检测精准,体温检测范围大,消毒面积均匀等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红外测温器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一列所述红外测温器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这样,红外测温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温度采集,且可以完成对侧同时检测,以保障检测的准确率。
作为优化,所述转动机构为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这样,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转轴实现旋转,达到角度调整的目的,以便于实现精准测温,避免偏移产生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