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或预后监测的miRNA组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0765.4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薛育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苏霞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胰腺癌 早期 诊断 预后 监测 mirna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个与胰腺癌相关的miRNA组,该miRNA组包括如下miRNA:miR‑143、miR‑218、miR‑217、miR‑216a、miR‑205、miR‑145、miR‑195、miR‑193a和miR‑127。该miRNA组可作为胰腺癌的早期检测标志物以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或预后监测,对胰腺癌进行早期确诊,以抓住胰腺癌早期诊疗时机;和/或对胰腺癌患者是否有早期转移和耐药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预防早期转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或预后监测的miRNA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胰腺癌作为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胰腺癌患者治疗的主要难点在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分子标志物且易发生早期转移,无法及时确诊胰腺癌的早期发生和发展,延误诊疗的最佳时机,导致患者存活率低。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治愈率很低,在临床化疗中,胰腺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早期转移,而在早期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确诊,所以开发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帮助胰腺癌患者确诊是遏制早期转移的重点。目前的诊断和治疗管理失败是导致胰腺癌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新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小RNA,其不编码蛋白质,而对基因的表达起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的序列具有高度的物种保守性,其表达具有独特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现有研究已经证明,miRNA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细胞代谢、信号通路控制等生理过程中发挥巨大的调控作用,特别是部分miRNA被发现具有肿瘤抑制因子或原癌基因的功能,在癌症及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作为非编码RNA的代表,是当今分子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与胰腺癌相关的miRNA组,并将其作为胰腺癌的早期检测标志物以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或预后监测,对胰腺癌进行早期确诊,以抓住胰腺癌早期诊疗时机;和/或对胰腺癌患者是否有早期转移和耐药的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预防早期转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或预后监测的miRNA组,该miRNA组包括如下miRNA(以下简称该miRNA组中的miRNA为风险miRNA):miR-143、miR-218、miR-217、miR-216a、miR-205、miR-145、miR-195、miR-193a和miR-127。
发明人通过对临床胰腺癌患者与正常人体内miRNA含量的长期监测分析,发现与正常人相比,部分miRNA在胰腺癌患者体内存在低表达的现象,并通过大量试验发现:通过对上述9种在胰腺癌患者体内特异性低表达的风险mi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体内风险mi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分级定性,可以对胰腺癌的进行早期诊断以及监测胰腺癌早期转移和耐药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基于上述发现,完成本发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时,风险miRNA来自外周血,即可以通过检测受检者外周血样本中风险miRNA的表达水平来对胰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当用于胰腺癌预后监测时,miRNA来自外周血和/或肿瘤组织,即可以通过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和/或肿瘤组织样本中风险miRNA的表达水平来监测胰腺癌的预后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检测风险miRNA的表达水平的产品在制备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或预后监测的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云英LHY基因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子示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