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示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0818.2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玉祥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垃圾 分类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示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袋、家用垃圾回收装置、楼栋垃圾回收装置以及社区垃圾中转站;垃圾袋设置有多种类型,一类垃圾袋上设置有用以识别垃圾种类和垃圾来源的二维码;家用垃圾回收装置包括若干件家用垃圾桶,一家用垃圾桶用以收集一类垃圾;楼栋垃圾回收装置包括若干件户外垃圾桶,一户外垃圾桶包括户外桶体与户外盖体;户外桶体与户外盖体通过一电子锁锁合,电子锁为基于二维码的电子锁;一户外垃圾桶的电子锁通过一类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打开。本发明的电子示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能够有效的促进垃圾分类政策的顺利落实,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执行和监管过程的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回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示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垃圾从源头分类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制市民从垃圾产生后便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已经成为各大城市逐渐实行的政策。然而,由于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回用或处理需要经过多个渠道,包括市民对生活垃圾的收集,小区楼栋下的的垃圾收集,社区对垃圾的集中收集的等等,任一渠道的监管或执行不到位都会影响到垃圾分类的有效进行。
垃圾分类除了对市民在认识层面上进行教育以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强制性的监管,而采用人员监管的方式是最为耗费人力且监管效果欠佳的一种方式,急需要一种能够很好的促进垃圾分类整个过程顺利进行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示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能够有效的促进垃圾分类政策的顺利落实,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执行和监管过程的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示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袋、家用垃圾回收装置、楼栋垃圾回收装置以及社区垃圾中转站;垃圾袋设置有多种类型,一类垃圾袋上设置有用以识别垃圾种类和垃圾来源的二维码;家用垃圾回收装置包括若干件家用垃圾桶,一家用垃圾桶用以收集一类垃圾;楼栋垃圾回收装置包括若干件户外垃圾桶,一户外垃圾桶包括户外桶体与户外盖体;户外桶体与户外盖体通过一电子锁锁合,电子锁为基于二维码的电子锁;一户外垃圾桶的电子锁通过一类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打开。
进一步地,电子锁包括二维码扫描器、控制器和机械锁;二维码扫描器用于识别外部的二维码信息,控制器包括校验模块和控制模块,校验模块用以解析二维码信息,控制模块用以控制机械锁打开。
进一步地,家用垃圾桶包括用以套设垃圾袋的家用桶体,以及用以对垃圾袋的袋口进行打开与密封闭合的密封装置;家用桶体设置为圆柱状,家用桶体顶部向远离家用桶体的中心轴线的一侧延伸形成有一固定平台;密封装置包括有一旋转环,垃圾袋的袋口一圈可拆卸固定套设于旋转环;旋转环设于固定平台上且与固定平台可转动连接;家用桶体底部还设置有多件三角挡板,三角挡板固定于家用桶体的内壁面,多件三角挡板沿家用桶体的内壁面均匀分布;旋转环和固定平台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以可拆卸固定旋转环和固定平台。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销钉和若干件限位孔,限位孔开设于固定平台上,旋转环上开设有一用以限位销钉穿过的销孔,销孔与限位孔同轴分布;销孔内设置有一拉伸弹簧,限位销钉穿设于拉伸弹簧内,拉伸弹簧一端与销孔靠近固定平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拉伸弹簧另一端与限位销钉固定连接,限位销钉远离固定平台的一端设置有一旋转手柄,旋转手柄设于旋转环外部。
进一步地,旋转环上设置有一用以容置垃圾袋袋口的容置槽,容置槽配设有用以将垃圾袋袋口压紧于容置槽内的压紧环,压紧环远离容置槽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玉祥,未经梁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