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气脱白系统及尾气脱白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0949.0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苑明华;李德祥;谭长明;赵玉会;曹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西普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47/05;B01D50/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梁金娟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系统 工艺 | ||
1.一种尾气脱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池、第二冷却池和尾气脱白装置,所述尾气脱白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池、第二冷却池连通设置,所述尾气脱白装置上还连通设置有尾排风机,所述尾排风机外接有外排烟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脱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脱白装置包括液体收集旋风筒和液滴收集器,所述液体收集旋风筒的顶部有第一出风口,所述液体收集旋风筒的底部有排液管;所述液滴收集器的顶部有出风管,所述液滴收集器的底部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液体收集旋风筒包括旋风直筒和旋风锥筒,所述旋风直筒上有进风管,所述旋风直筒内设置有排气管和一次降温除尘喷嘴,所述排气管的顶部伸出旋风直筒外,排气管的外侧端部为第一出风口,所述一次降温除尘喷嘴位于进风管的内侧,所述进风管的外侧端部为第二进风口,所述旋风锥筒的底部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外侧端部为排液口;
所述液滴收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有集水器,所述壳体的顶部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外侧端部为第二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内有负离子发射件和二次降温喷淋管,所述负离子发射件位于二次降温喷淋管的上方,所述集水器的底部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伸出壳体之外,所述排水管的外侧端部为排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脱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池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冷却池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冷却池上还设有散热器,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一次降温除尘喷嘴连通,所述排液管与所述第一冷却池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二次降温喷淋管连通;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尾排风机连通,所述尾排风机外接有外排烟囱,所述第二进风口外接有矿渣粉磨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脱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池内底部还安装有除泥设备。
5.一种尾气脱白工艺,其特性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尾气脱白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脱白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白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得第一尾气通过尾气脱白装置的第二进风口进入尾气脱白装置的进风管中,同时通过第一水泵将第一冷却池中的冷却水通过第二进风口导入尾气脱白装置中并由进风管中的一次降温除尘喷嘴以雾化的方式喷出,使得所述尾气与所述第一冷却池中的冷却水混合,形成混合物;
步骤2:然后所述混合物经过所述尾气脱白装置的液体收集旋风筒,所述混合物中的尘土被收集、水蒸气被降温形成液滴并从所述尾气脱白装置的排水管进入到所述第一冷却池中,形成第二尾气,所述第二尾气沿着尾气脱白装置上方运动;
步骤3:通过第二水泵将第二冷却池中的冷却水通过第一进风口导入所述尾气脱白装置中并由二次降温淋喷管嘴喷出该冷却水使得所述第二尾气进行二次降温,形成液滴和第三尾气,所述液滴从所述排水管进入到所述第二冷却池中;
步骤4:所述第三尾气沿着尾气脱白装置向上运动,经过集气单元并由尾气脱白装置的出风管进入尾排风机中,进而排入烟囱,最终进入大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脱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尾气是由矿渣粉磨系统产生的含尘和水蒸气并具有80-85℃温度的尾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脱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第二尾气是由所述第一尾气经除尘、一次降温所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脱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第三尾气是由所述第二尾气经二次降温所形成的,所述第三尾气为具有低于环境温度的2~5℃的水蒸气饱和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脱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冷却池内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所述第二冷却池内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西普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西普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9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