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及系统、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1049.8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楚凡;王菁;刘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A61C8/00;A61C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方案设计 方法 系统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术前获取患者照片、颌面部CBCT数据、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三维面扫数据及口内印模数据;
S200,利用头影测量方法标定侧位片上下颌骨关系相关标记点及上下唇软组织标记点,分类患者颌骨关系及侧貌;
S300,分析患者自然头位的三维面扫数据,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评价患者面部年轻化特征;
S400,根据头颅侧位片及三维面扫数据的分析,选择种植方案,结合解剖结构,并对种植体的种类、数目及位置进行选择;
S500,将包含患者颌骨信息的CT数据和口内印模数据通过软组织及余留牙信息拟合,根据患者的骨信息及中性区进行数字化排牙;
S600,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调整咬合平面,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对鼻唇沟、颏唇沟、鼻颧沟的体积进行测量,对移行线角度进行分类评估清洁难度;
S700,利用3D打印设备完成诊断义齿的打印,获得诊断义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照片包含正面照、侧面照、微笑照;颌面部CBCT数据为DICOM格式的大视野数据,包含颞下颌关节信息;标准头位头颅侧位片为DICOM格式;三维面扫数据为STL格式;口内印模数据直接口扫或取模后舱扫,数据为STL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影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标定A:上齿槽座点、N:鼻根点、B:下齿槽座点,2度ANB5度为中性关系;
标定E-line,上唇凸点Ls到E-line的距离,下唇凸点Li到E-line的距离;根据国人标准,下唇位于审美平面前1-3mm,且位于上唇前方;
标定鼻唇角,为鼻下点Sn与唇红最上点连线与通过Sn与鼻底相切的线的前下交角,正常鼻唇角为80°-110°;
标定颏唇角,为额前点、颏唇沟最凹点、下唇切缘点之间形成的夹角,正常颏唇角为110°-130°;
标定面型角,为额点至鼻下点、鼻下点至软组织颏前点两条连线形成的后下交角,正常面型角为7.3±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排牙是通过测量患者牙弓长度和宽度,预选牙列,根据中性区生物学概念完成数字化排牙;所述数字化排牙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牙齿的近远中径:测量患者上颌骨中点至翼上颌切迹的距离,下颌中点至磨牙后垫前三分之一的距离,根据牙弓长度选择不同近远中径的牙齿;
(2)选择牙齿的形态:根据患者面形选择尖圆形、方圆形或椭圆形牙齿;
(3)选择牙齿的颜色:根据患者照片选择适宜颜色的牙齿;
(4)排列上下颌牙齿:利用预成牙列完成上下颌牙齿的导入;
(5)利用CT鼻翼耳屏联线和口角联线确定上下颌合平面;
(6)利用CT颞下颌关节前伸、侧方髁导斜度的测量,完成前伸、侧方咬合的自动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拟合是将预排牙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拟合,根据面部标准平面调整咬合平面,调整基板厚度、前牙三维及轴向位置,预测患者修复后三维面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牙列缺失患者以侧貌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行线是指最终种植固定义齿的基托边缘的切线与上下颌骨垂直向切线,测量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位置的移行线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10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