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两亲性微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1386.7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喻琴;宋考平;蔡建超;潘峰;李霁航;张舒恒;蒋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8F290/06 | 分类号: | C08F290/06;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C08F2/10;C09K8/5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段娜娜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两亲性微嵌段 共聚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两亲性微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包含聚合单体和溶剂;其中,所述聚合单体包含可聚合表面活性单体、阴离子单体和丙烯酰胺类单体。所述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助分散剂和/或促缔剂。本发明提供的这一组合物可以采用水溶液聚合法而得到两亲性微嵌段共聚物,利用该组合物聚合反应得到的两亲性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较高的分子量、优异的溶解性能,可用于油田三次采油聚表剂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两亲性微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两亲微嵌段共聚物其分子链上含有类似于表面活性实体的重复单元,是一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兼有增粘和表面活性,故又称为聚表剂。聚表剂因其优异的性能在石油开采三次采油领域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聚表剂作为驱油剂,兼有流度控制和乳化原油增溶的双重特性,既可调整吸水剖面,提高波及系数,又能强化洗油驱替原油,提高洗油效率,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
目前这一技术在在大庆油田进行了先导性矿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对大庆油田在聚合物驱之后实现持续稳产意义重大。
然而聚表剂溶解性能差严重影响了驱油效果以及注入性能。由于聚表剂的分子量大、分子链间缔合作用强等因素显著降低了其溶解性能。通常聚表剂的溶解时间长达3小时以上,这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对注剂配套设施的要求,并且降低了注剂效率增大成本,通常需要增加熟化罐的数量容积以及延长溶解时间才能满足配制要求。而且,聚表剂一旦熟化不好,不仅降低药剂自身的表面活性和增粘性能,显著影响驱油效率,严重时还会导致注入困难。因此,在不改变注剂设备工艺的基础上,聚表剂的溶解性能成为聚表剂驱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因素。
影响聚丙烯酰胺颗粒的溶解速度有颗粒的比表面积、亲水性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申请号为201710267833.8的发明专利提出可采用20-30%硫酸铵溶液为介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疏水缔合聚合物,通过聚合方法降低颗粒粒径(微米级)增大比表面积,虽然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溶解速度,然而分散介质与油藏地层水中钙镁离子可形成大量沉淀容易在井口堆积从而影响聚合物的注入性能。申请号为201310257597.3的发明专利提出助溶剂氨水以及尿素提高溶解速度。尿素作为聚丙烯酰胺的常用助溶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普通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两亲性微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该组合物制得的两亲性微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该组合物制备两亲性微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备两亲性微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聚合单体和溶剂;其中,所述聚合单体包含可聚合表面活性单体、阴离子单体和丙烯酰胺类单体。
优选地,所述可聚合表面活性单体为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
所述阴离子单体包含有羧基单体和磺酸基单体;优选地,所述羧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优选地,所述磺酸基单体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或对苯乙烯磺酸钠;和/或
所述丙烯酰胺类单体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丙烯酰胺。
优选地,可聚合表面活性单体在所述聚合单体中的摩尔百分含量为0.35%-0.65%;
甲基丙烯酸在所述聚合单体中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5%,更优选为5%;可选地,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在所述聚合单体中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0%-20%和/或对苯乙烯磺酸钠在所述聚合单体中的摩尔百分含量为7.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1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