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1766.0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1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邓游亮;黄志华;邓国彬;邓游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市永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17/0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6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建筑 施工 中的 地基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属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基坑以及设置在基坑内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包括混凝土顶面以及工型钢梁,相邻两个工型钢梁之间留有空腔,基坑一侧的地基上开设有L形间隙,空腔内排列设置有多根钢管,钢管的管口端与L形间隙的下端开口相连通,L形间隙的上端开口铰接设置有密封盖合板,L形间隙的内壁上覆设有多个电热丝,密封盖合板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热丝供电的供电组件,基坑一侧的地基内设置有弯曲管,弯曲管的下端开口与L形间隙的内部相连通、上端开口竖直朝上,弯曲管内设置有臭气过滤装置本发明具有便于清理淤泥且减轻淤泥在平时散发的臭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98941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包括原土层和基坑,原土层的中端设置有基坑,原土层和基坑是通过挖掘原土层形成基坑,基坑的底部设置有三合土垫层,基坑和三合土垫层是通过压实基坑的底部形成三合土垫层;防水涂层由表面漆、底面漆和封闭漆组成,在钢筋混凝土层上端涂抹防水涂层,先将封闭漆涂抹在钢筋混凝土层上端使其保持平整封闭状态,再将底面漆涂抹封闭漆上进行打底,后面再将表面漆涂抹在底面漆上增加防水性,而钢筋混凝土层由混凝土、压型钢筋、工型钢梁和横向钢板组成。
但上述发明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在南方农村建设房屋,由于水资源丰富会使地基处产生大量积水,因而在基坑内部吸附了水的泥土会进入到工型钢梁之间的空隙内,从而形成淤泥堆积在相邻两个工型钢梁之间,长时间不处理会导致淤泥在平时会散发出臭味并且很容易对钢筋混凝土层造成腐蚀,不仅影响房屋内住户的正常生活,而且容易对地基的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而由于工型钢梁处于较为下层处,清淤装置很难进行清淤,从而导致清淤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具有便于清理淤泥且减轻淤泥在平时散发的臭味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包括基坑以及设置在基坑内的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包括混凝土顶面以及工型钢梁,所述工型钢梁位于混凝土顶面的下方,所述工型钢梁在混凝土顶面的下方平行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工型钢梁之间留有空腔,所述基坑一侧的地基上开设有L形间隙,所述L形间隙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空腔相连通、上端开口竖直朝上,所述空腔内排列设置有多根钢管,所述钢管的长度方向与工型钢梁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钢管的管口端与L形间隙的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L形间隙的上端开口铰接设置有密封盖合板,所述密封盖合板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L形间隙的内壁上覆设有多个电热丝,所述密封盖合板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热丝供电的供电组件,所述基坑一侧的地基内设置有弯曲管,所述弯曲管的下端开口与L形间隙的内部相连通、上端开口竖直朝上,所述弯曲管内设置有臭气过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市永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市永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1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