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HARON - SBBR - 改良型生态浮床组合工艺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2002.3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2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邓觅;吴永明;吴施婧;朱林;涂文清;刘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3/3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haron sbbr 改良 生态 组合 工艺 深度 净化系统 | ||
1.一种基于SHARON - SBBR - 改良型生态浮床组合工艺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净化系统由依次连接的新型SHARON反应器(1)、调节池(2)、SBBR反应池(3)和改良型生态浮床反应池(4)组成;
所述新型SHARON反应器(1)包括依次折流连通的厌氧区(1.1)、缺氧区Ⅰ(1.2)、缺氧区Ⅱ(1.3)、好氧区Ⅰ(1.4)、好氧区Ⅱ(1.5)、好氧区Ⅲ(1.6);所述缺氧区Ⅰ(1.2)和所述缺氧区Ⅱ(1.3)垂直叠放设置,出水位置均设置有挡泥板(1.11、1.12),所述缺氧区Ⅱ(1.3)底部设置导流板(1.13)使经缺氧区Ⅱ(1.3)挡泥板的出水连通至所述好氧区Ⅰ(1.4)底部,在所述好氧区Ⅲ(1.6)内设置有填料;
所述好氧区Ⅲ(1.6)出水一部分经回流泵(1.7)进入缺氧区Ⅰ(1.2),剩余出水自流至调节池(2);所述调节池(2)中处理水经进水泵(3.1)进入SBBR反应池(3),SBBR反应池(3)内设置有软性填料(3.2),填充率为35~40%;
所述SBBR反应池(3)出水流入改良型生态浮床反应池(4),其内设置有挺水植物区(4.1)和生态浮床(4.3),两者由设置在反应池底部的挡板(4.2)划分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SHARON反应器(1)内厌氧区(1.1):缺氧区Ⅰ(1.2):缺氧区Ⅱ(1.3):好氧区Ⅰ(1.4):好氧区Ⅱ(1.5):好氧区Ⅲ(1.6)的体积比为1:1:1: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SHARON反应器(1)配套设置有曝气头(1.8)、气体调节阀(1.9)和风机Ⅰ(1.10)为好氧区提供曝气,三个好氧区内控制DO依次为0.5~1.0 mg/L,1.5~2.5 mg/L,0.8~1.2 mg/L;所述SBBR反应池配套微孔曝气盘(3.3)、风机Ⅱ(3.4)和气体流量计(3.5)实现对SBBR反应池的供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新型SHARON反应器(1)的硝化液回流比控制在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内均设置有悬浮辫帘式填料,其中厌氧区内填充率为20~25%,缺氧区内填充率为25~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Ⅲ(1.6)内设置直径3~4 cm的多孔隙生物球填料(1.14),填充率为5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4.3)上种植有净水植物(4.4),在生态浮床(4.3)水面以下45~55 cm处悬挂饼状的碳素填料(4.5),所述碳素填料(4.5)内附着有EM功能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2)高度为池体有效高度的1/4~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挺水植物选用株高、茎粗的水生美人蕉和香蒲,净水植物选用根系发达、不定根众多的水芹和水葫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沼液深度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选的EM功能菌包括硝化菌、反硝化菌、亚硝化菌、氨化细菌和聚磷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未经江西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0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