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同相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2257.X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何师;于洋;鲁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信汇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H02J3/26;H02M5/22;H02M1/32;B60M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供电 装置 | ||
一种新型同相供电装置,包括牵引变压器TT和同相供电装置AA,同相供电装置AA由交交变流器的多个级联型阀组串构成,其中阀组两端为输入端口,可接入高压供电母线,通过阀间输出端口接入牵引母线。通过对阀组H1和阀组H2的控制,可调节输出端口电压的相位与幅值,使得输出端口电压幅值相位与牵引变压器TT副边输出相同。阀组H3作为冗余阀组,当H1或H2发生故障时,通过合分阀组间断路器,使冗余阀组H3代替故障阀组继续运行。这种新型同相供电装置,相比其他同相供电装置,去掉了高压匹配变压器、牵引匹配变压器,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设备复杂度,相应降低了故障率,同相供电装置在电压控制上更为灵活简便,可用于电气化铁路牵引同相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同相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道普遍采用由公用电力系统供电的单相工频交流制,为使单相的牵引负荷在三相电力系统中尽可能均匀分配,电气化铁道往往采用轮换相序、分相分区供电的方案。电分相环节是整个牵引供电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列车过分相是高速铁路乃至整个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瓶颈。
相对于轮换相序、分段分区牵引供电方式,同相牵引供电方式可以在取消牵引变电所出口处电分相、消除供电瓶颈、增加供电能力、增强节能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治理负序电流、达到以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国标限值为主的电能质量要求,是一种理想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方式。
现阶段的同相供电的装置都普遍使用牵引变压器、高压匹配变压器。而各种牵引变压器如Scott,Leblanc、(变型)Wood-Bridge及YNvd等,都属特殊制造变压器,相对成本较高,且使用率不足,因此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同相供电装置,一种可直连高压供电网,牵引电网的同相供电装置,该装置基于H桥交交变流器结构,控制灵活准确,相比当前的几种同相供电装置方案,在成本上更具优势,系统结构更为完善,具备冗余性,且冗余设备成本减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同相供电装置,包括牵引变压器TT和同相供电装置AA,牵引变压器TT一次侧连接三相电源中的第一相和第二相,二次侧输出单相供电电源。
所述的同相供电装置AA由交交变流器的多个级联型阀组串构成,第一阀组串与第二阀组串串联形成阀组H1,第三阀组串与第四阀组串串联形成阀组H2,第五阀组串与第六阀组串串联形成阀组H3。
阀组H1与阀组H2和阀组H3上端短接为同相供电装置AA的第一输入端UIN1,连接至三相电源中的第三相,阀组H1与阀组H2和阀组H3下端短接为同相供电装置AA的第二输入端UIN2,并连接至三相电源中的第一相或第二相或连接至牵引变压器TT的一次侧中部的输出端子。
阀组H1中第一阀组串与第二阀组串串联的中间点B1与阀组H3中第五阀组串与第六阀组串串联的中间点B3相连,共同输出同相供电装置AA的第一输出端OUT1;阀组H2中第三阀组串与第四阀组串串联的中间点B2与阀组H3中第五阀组串与第六阀组串串联的中间点B3相连,共同输出同相供电装置AA的第二输出端OUT2。
阀组H1中第一阀组串与第二阀组串串联的中间点B1与第一输出端OUT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断路器K3;阀组H3中第五阀组串与第六阀组串串联的中间点B3与第一输出端OUT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断路器K4;阀组H2中第三阀组串与第四阀组串串联的中间点B2与第二输出端OUT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断路器K5;阀组H3中第五阀组串与第六阀组串串联的中间点B3与第一输出端OUT2之间还设置有第四断路器K6。
由第一输出端OUT1与第二输出端OUT2两端输出单相供电电源;与牵引变压器TT的二次侧输出端共同为电气化铁路供电。
所述的一种新型同相供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信汇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荣信汇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钆贝葡胺的固体形式的制备
- 下一篇:一种无屏智能手表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