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助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2551.0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2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丁政;冯丽妍;蔡名想;孙世伟;程旭鹏;朱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A61H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江金城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助行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助行器,包括手杖部和助行部;所述手杖部竖直设置;所述助行部采用可折叠结构,其一侧与手杖部铰接,另一侧可沿铰接支点折叠并吸附在手杖部上;所述助行部折叠后与手杖部一同构成手杖,展开后与手杖部一同构成助行器。使用时,可以将助行器保持手杖状态下当作单纯的手杖使用,在此形态下该助行器可以满足手杖的功能,以及轻便的重量与较小的占用空间;同时,该形态下可以作为在家中收纳的状态;另外,在需要制成辅助的情况下,可以将助行部展开,即形成助行器形态,在这种形态下,老人也可以满足其帮助行走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将助行器直接固定在地面,方便行动不便或是腰部有伤的老人更轻松、安全地完成起身站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助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人士的助行器械多为手杖式或助行器式,两种产品的结构和形态都是固化的,并不能覆盖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人士日常的绝大部分使用需求。在单独使用手杖时,由于单支点受力的原因,导致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人士想起身站立时需要借助其他固定物的辅助才能实现;而在单独使用助行器时,由于助行器体积较大或某些地方狭窄挡住助行器而无法进入等等,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助行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助行器,主要包括方便移动行走的手杖部、以及方便支撑站立的助行部。所述手杖部竖直设置。所述助行部采用可折叠结构,其一侧与手杖部铰接,另一侧可沿铰接支点折叠并粘附/吸附在手杖部上。所述助行部折叠后与手杖部一同构成手杖,展开后与手杖部一同构成助行器。
具体的,所述手杖部主要包括把手、第一底座、以及主杆。所述主杆竖直设置。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主杆的顶部。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安装在主杆的底部位置。
具体的,所述助行部主要包括扶手、侧杆、以及支撑杆。所述侧杆竖直设置或相对主杆倾斜设置。所述扶手位于支撑杆上方,与支撑杆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与主杆的上部和侧杆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主杆的下部和侧杆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折叠助行部,本发明所述助行部还包括用于吸附在主杆上的磁铁。所述磁铁分别设置在主杆的上部和扶手上,并分别与主杆和扶手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把手主要包括把手本体、前灯、电池、磁珠、以及药盒。所述把手本体与主杆固定设置。所述前灯和微型电子报警器安装在把手本体的前端位置上,并分别与电池连接。所述主杆顶部位置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安装在电池仓内。所述磁珠设置在把手本体的两侧位置,与把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药盒嵌入把手本体的后端,其端部还设有用于封住药盒的封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磁铁还设置在主杆的下部和支撑杆上,并分别与主杆和支撑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杆与侧杆下部为嵌套伸缩结构,并可根据需要调节整体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助行部设为至少两组,且其中两组助行部之间的夹角大于40度并小于140度。
进一步的,所述助行部还包括用于支撑侧杆的脚轮或第二底座。所述脚轮为双刹脚轮,所述脚轮或第二底座设置在侧杆底部位置并与侧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杆、扶手、支撑杆、侧杆均采用碳纤维或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主杆、扶手、支撑杆、侧杆之间的连接处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采用汽车级橡塑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