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奶牛呼吸给药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2630.1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闯;张弘弢;陈媛媛;陈起良;李福华;吴倩;高颖;武广博;黄江;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4 | 分类号: | A61D7/0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牛 呼吸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奶牛呼吸给药装置,涉及畜牧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是由雾化器和热熏送气管构成,热熏送气管上设有雾化器、液压控制器、空气净化器和电源,热熏送气管的外壁与过滤器的外壁相连,热熏送气管通过过滤器与给药部相连,过滤器的外壁与给药部的面罩相连,过滤器与给药管相连通,面罩上设有舔药口。本发明装置通过雾化药液进行呼吸给药;可自动控制给药时间和用量;空气净化器能使奶牛及时在平常也能吸入新鲜、干净的空气;热熏法给药不但能起到消炎、增强药性的效果,还能防止雾化的药液液化;滤液网不但能滤出液珠防止奶牛呛到,还能在舔药口被奶牛重新舔走,防止药液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医疗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奶牛呼吸给药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行业,既是我国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发展奶牛业不仅改善了人民食品的消费结构,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还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奶牛会因环境条件不理想、饮食结构不规范、营养代谢不均衡等因素会致奶牛在生产生活中患有各种疾病,传统单一、粗暴的治疗方法不但不能及时为奶牛的进行治疗,还会对奶牛造成损伤,使奶牛产生应激,给我国奶牛行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为奶牛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传统的奶牛给药方法通常为口服灌药和胃管投药,口服灌药需要灌药者立于牛头右侧,将左手手指并拢,从上下领齿槽间隙把左手指伸入牛的口腔,用力压住牛舌的中后部,使牛嘴略张开将药灌入,这样给药不但会经常发现奶牛嘴角损伤,灌药者的人身安全还存在着极大的威胁;胃管投药一般为开口器插管法和鼻孔插管法,透过口腔或鼻孔将胃管插入胃中,这种传统的给药方法不但会对奶牛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还会引起奶牛应激、产奶量下降等问题,且面对奶牛呼吸系统疾病时会束手无策。所以本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安全、舒适、高效、不会引起奶牛应激且能治疗奶牛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奶牛呼吸给药装置及方法。
一种奶牛呼吸给药装置,是由雾化器和热熏送气管构成,所述的热熏送气管上设有雾化器、液压控制器、空气净化器和电源,热熏送气管的外壁通过调节杠杆与过滤器的外壁相连,热熏送气管通过输气软管与过滤器相连通,过滤器与给药部相连,所述的雾化器、液压控制器和空气净化器均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的给药部是由面罩和给药管构成,过滤器的外壁与面罩相连,过滤器与给药管相连通,面罩上设有舔药口,舔药口位于给药管的正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罩上并配设有两个给药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的内部设有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热熏送气管的底部设有软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熏送气管和给药部的两端均设有弹力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熏送气管的内部设有云母加热片。
利用上述给药装置对奶牛进行呼吸给药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将热熏送气管和给药部上的弹力绳,固定在在奶牛的头上;使用时先将药液滴入雾化器,打开电源启动雾化器、液压控制器、空气净化器和云母加热片,此时热熏药物即带有药物的洁净空气进入热熏送气管中,热熏药物通过输气软管进入过滤器内,经再次过滤后,通过给药管进入奶牛的鼻腔,若有液化的药物由过滤器的出口流下,即可通过舔药口被奶牛舔食。
其中,雾化器为Oxygen Elves 的nb80型雾化器、液压控制器为韩国DANHI丹海的HS210-02液压控制器 、空气净化器为AirAngel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装置设计合理,奶牛有着呼吸频繁的特点,通过雾化药液,进呼吸给药拥有着快速、安全、便捷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