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2659.X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媛媛;张弘弢;徐闯;陈起良;李福华;李晶;吴倩;高颖;余星潼;于佳颖;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52 | 分类号: | C12Q1/52;C12Q1/46;C12Q1/42;C12Q1/3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反应 黄曲霉 中毒 标志 | ||
本发明涉及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所述的血液指标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胆碱酯酶。本发明的血液指标中ALT、AST、LDH、ALP、CHE对黄曲霉毒素中毒动物敏感,通过检测血清(血浆)中的ALT、AST、LDH、ALP、CHE等含量以及分析与黄曲霉中毒的相关性来建立检测模型,进而实现对黄曲霉中毒的检测,解决目前临床上动物黄曲霉中毒不能早发现、早治疗、检测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及时发现黄曲霉中毒,及早进行治疗,减少对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中毒检测领域,涉及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T)是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等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经被分离和鉴定出来的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主要有B和G两大类。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黄曲霉毒素种类中最主要的一类,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生物性毒素,在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I类致癌物。发达国家AFT的检出率较低;在发展中国家农作物和饲料AFT污染率比较高;在我国黄曲霉毒素在华中、华南、华北地区分布较广,污染较为严重,而东北,西北地区则较轻。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将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引发各种疾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牧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目前常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方法有很多,如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微柱筛选法、一步式黄曲霉毒素检测金标试纸法等,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薄层层析法对黄曲霉毒素分离不理想、液相色谱法分析成本高且价格昂贵、免疫亲和柱法交叉反应率高且生产批次差异大、酶联免疫吸附法操作过程繁琐、微柱筛选法只可分析少量样品、一步式黄曲霉毒素检测金标试纸法准确率低等问题,血液生化指标具有检测简单、快速、检测成本低、可以大量检测等优势。因此,可将血液生化指标用于检测动物是否黄曲霉中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克服目前检测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方法只可分析少量样品或者准确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所述的标志物为血液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胆碱酯酶(CHE)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的黄曲霉中毒分为轻度黄曲霉中毒和重度黄曲霉中毒。
进一步的,所选用的动物模型为大鼠。
进一步的,所述的大鼠轻度黄曲霉中毒界值为谷丙转氨酶63.50U/L、谷草转氨酶141.50U/L、碱性磷酸酶288.23U/L、乳酸脱氢酶1351.83U/L和胆碱酯酶260.75U/L。
进一步的,所述的大鼠重度黄曲霉中毒界值为谷丙转氨酶94.00U/L、谷草转氨酶228.25U/L、碱性磷酸酶321.10U/L、乳酸脱氢酶2030.78U/L和胆碱酯酶340.75U/L。
具体的,采集连续灌胃8周AFB1的SD大鼠的血液,室温条件下血液自然凝固20分钟,离心20分钟(3000转/分),收集上清。检测血清(血浆)中TP、ALB、GLB、A/G、TBA、ALT、AST、ST/LT、ALP、LDH、AMY、CHOL、TG、HDL-C、LDL、K、Na、Cl、P、Mg、CO2、BUN、CREA、BUN/CR、URIC、AFU、PA、CHE、Fe的含量;利用MedCalc、IBM SPSS22.0、excel等统计学软件分析,确定了用血清(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胆碱酯酶(CHE)等指标来检测黄曲霉中毒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