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细胞复合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2965.3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延再生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C12N5/074;A01N1/02;A61K35/28;A61P15/00;A61P15/08;A61P19/02;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细胞 复合 外泌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干细胞复合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具体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宫内膜干细胞复合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制备:
1)从细胞库中选取P3-P6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苏,进行饥饿培养;
2)收取细胞培养上清液,离心处理后,进行过滤,加入聚乙二醇进行孵育;
3)孵育后,离心处理,弃去上清,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加入聚乙二醇,进行再次孵育,离心处理后,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经蛋白含量测定、质量安全评价,即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S2、宫内膜干细胞外泌体的制备:
1)从细胞库中选取人源P3-P6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复苏,进行饥饿培养;
2)回收全部培养上清液,进行过滤,离心处理后,收集离心上清液;对收集的离心上清液进行二次离心处理;
3)离心后,弃去上清,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加入聚乙二醇,再次孵育,离心处理后,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经蛋白含量测定、质量安全评价,即得宫内膜干细胞外泌体;
S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宫内膜干细胞复合外泌体的制备:
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和宫内膜干细胞外泌体混合,得到复合干细胞外泌体浓缩液,向复合干细胞外泌体浓缩液中加入保护剂,低温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干细胞外泌体冻干粉,即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子宫内膜干细胞外泌体复合生长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细胞复合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具体制备方法为:
1)从细胞库中选取P3-P6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苏,将细胞以2×105/cm2的密度接种至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细胞接种完成,放于CO2培养箱内,温度37℃,CO2体积比浓度5%,在饱和湿度下培养;培养16-24h后,以生理盐水清洗细胞2次,去除未贴壁细胞,用复方电解质溶液进行饥饿培养12-24h;
2)收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将上清液在3500-5000g的离心力条件下离心处理6-8min,除去沉淀,取离心后上清液备用;用0.22μm孔径的无菌滤膜过滤上清液,加入终浓度为10%的聚乙二醇,混匀,4℃孵育10-16h;
3)孵育后,离心处理,弃去上清,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加入终浓度为8%的聚乙二醇,再次孵育30min,离心处理后,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经蛋白含量测定、质量安全评价,即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分装成3-5ml/支,-80℃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细胞复合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宫内膜干细胞外泌体的具体制备方法为:
1)从细胞库中选取人源P3-P6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复苏,复苏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微生物检测必须为阴性,按照6×104/cm2的初始密度将细胞接种于无血清的细胞工厂培养体系中;细胞接种完成,放于CO2培养箱内,CO2体积比浓度5%,温度37℃,在饱和湿度下培养;接种培养16-24h后,细胞融合率达到80-90%左右,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吸弃培养上清液,用生理盐水清洗细胞2-3次,然后,加入复方电解质溶液,放入CO2培养箱中饥饿培养24-30h;
2)回收全部培养上清液,以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过滤后的培养上清液在3500-5000g的离心力条件下离心处理10-15min,收集离心上清液;在20000-50000g的离心力条件下对收集的离心上清液继续离心处理20-40min;
3)离心后轻轻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加入终浓度为8%的聚乙二醇,再次孵育30min,离心处理后,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经蛋白含量测定、质量安全评价,即得宫内膜干细胞外泌体,分装成3-5ml/支,-80℃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细胞复合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制剂中外泌体浓度以蛋白浓度计为0.4-0.7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延再生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中延再生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9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整船舶出坞浮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舶上层建筑通风系统及其布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