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灌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3169.1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虞蒙盛;谢翔;牛正蕊;邹银沙;薛翠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0 | 分类号: | H02K15/10;B05C5/0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机 转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灌胶方法,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由多个转子模块旋转组装而成,所述转子模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磁钢槽结构且磁钢槽结构位于转子模块内部,所述磁钢槽结构包括大磁钢槽以及两个大隔磁槽,所述大磁钢槽位于两个大隔磁槽之间,且大磁钢槽与两个大隔磁槽之间均设有磁桥,所述大磁钢槽内插入有大磁钢;所述灌胶方法为:将多个转子模块从下至上依次旋转叠放,使转子模块的大隔磁槽与相邻转子模块的大磁钢槽连通;向位于最上方的转子模块的大隔磁槽内灌胶。本发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可以优化电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灌胶方法。
背景技术
转子铁芯作为电机至关重要的零部件,承担着导磁,连接转轴的作用,作为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目前的转子灌胶工艺只能一个转子模块单独灌胶,效率低。灌一个转子模块就产生一次废料,材料利用率低。且为了满足灌胶,需在大磁钢槽2附近添加灌胶口1,如图1所示,这种灌胶口1的结构设计会影响一部分电机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灌胶方法,本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灌胶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可以优化电机性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灌胶方法,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由多个转子模块旋转组装而成,所述转子模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磁钢槽结构且磁钢槽结构位于转子模块内部,所述磁钢槽结构包括大磁钢槽以及两个大隔磁槽,所述大磁钢槽位于两个大隔磁槽之间,且大磁钢槽与两个大隔磁槽之间均设有磁桥,所述大磁钢槽内插入有大磁钢;
所述灌胶方法为:将多个转子模块从下至上依次旋转叠放,使转子模块的大隔磁槽与相邻转子模块的大磁钢槽连通;向位于最上方的转子模块的大隔磁槽内灌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磁钢槽结构有8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模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孔一,转子模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连通孔对,所述孔一和连通孔对间隔设置,且孔一和连通孔对之间有一个磁钢槽结构,所述连通孔对包括相互连通的孔二和孔三,所述孔一、孔二和孔三依次顺时针排列在转子模块的圆周端面上且该圆周端面为转子模块的正面;所述孔一中心与其一侧相邻的大磁钢槽中心之间的夹角为22.5度且该大磁磁钢槽中心与其一侧相邻的孔二中心之间的夹角为21度,孔二中心与相邻的孔三中心之间的夹角为4.5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模块有5个,分别为转子模块一、转子模块二、转子模块三、转子模块四和转子模块五;每个转子模块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一个记号槽,当转子模块的正面向上摆放时,所述记号槽位于其中一个磁钢槽结构的中部与该磁钢槽结构的左端之间。
所述灌胶方法具体包括:
(1)将转子模块一正面向上摆放;
(2)将转子模块二反面向上摆放,将转子模块二的孔二与转子模块一的孔三对齐且转子模块二放置在转子模块一上面;
(3)将转子模块三反面向上摆放,将转子模块三的孔一与转子模块二的孔二对齐且转子模块三放置在转子模块二上面;
(4)将转子模块四正面向上摆放,将转子模块四的孔二与转子模块三的孔一对齐且转子模块四放置在转子模块三上面;
(5)将转子模块五反面向上摆放,将转子模块五的孔三与转子模块四的孔二对齐且转子模块五放置在转子模块四上面;
(6)使用工装将转子模块一、转子模块二、转子模块三、转子模块四和转子模块五压在一起,向转子模块五的每个大隔磁槽内均灌胶,完成灌胶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未经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