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截流井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3336.2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姚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宇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C02F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7 | 代理人: | 李宝齐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流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流井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井体以及在井体上方设置的井盖,所述井体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污水处理机构和除泥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拆卸式连接在井体内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壁竖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朝向进水管设置,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发明便于了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进入井体内水的过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截流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截流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日益突出的城市河道的污染问题和城市内涝问题频频发生。市政工程中,往往在合流制管道体系中设置截流井。一方面,截流井能够将城市旱季污水和雨季初期雨水截流入污水截流管中后排至污水管道系统,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最大程度地消减进入下游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以免城市水体遭受到严重污染,也可以减少城市内涝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截流井能够保证在雨季时,将溢流的雨水排入河道中,以免增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量负荷,并且在保证设计流量下,合流制管道内的雨水排泄通畅。截流井的设置是否合理决定了截污系统运行的成败,然而现有的截流井一般没有实现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同时没有对过滤后污水的净化处理,因此污水容易造成污染,不便使用,同时使用截流井对污水进行处理,容易将污泥沉淀在井体,长期积累容易影响井体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截流井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没有实现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同时没有对过滤后污水的净化处理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截流井,包括井体以及在井体上方设置的井盖,所述井体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污水处理机构和除泥机构;
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拆卸式连接在井体内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壁竖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朝向进水管设置,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进水管并转动连接有带第一过滤孔的过滤板,且过滤板位于进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盒体内防护盒的上下方均设置有活性炭;
所述除泥机构包括位于井体内侧下方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且固定板在井体内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板之间拆卸式连接有除泥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体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过井盖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体底部朝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盒体的支撑杆,所述盒体的顶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的一端穿过井盖并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进水管外侧的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过滤板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过滤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活动穿过固定块并延伸至其外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的上下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防护盒上下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带第二过滤孔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置装料盒,所述装料盒内水平开设有用于装载活性炭的空间,所述装料盒的端部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有带第三过滤孔的挡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泥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相连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相连板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相连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限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宇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宇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