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壳层非对称半导体材料及其超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3462.8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2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孔彪;曾洁;谢磊;刘天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B82Y40/00;B82Y30/00;B01J21/06;B01J20/0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壳层非 对称 半导体材料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壳层非对称半导体材料及其超组装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模板剂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的微乳液体系,再加入碳源充分混合搅拌,再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140℃‑160℃的烘箱中反应8h‑24h,得到非对称的瓶状开口碳聚合物框架(VPFs);步骤二,以VPFs为模板,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生长均匀的非晶TiO2层,得到三明治夹层结构的中间体;步骤三,对中间体进行煅烧处理,从而去除瓶状开口碳聚合物框架,得到双壳层非对称半导体材料,其中步骤二包括:将VPFs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氨水和钛酸四丁酯,再将上述混合物置于25℃‑80℃油浴锅中反应12h‑30h,得到中间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和人工微纳马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壳层非对称半导体材料及其超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TiO2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半导体氧化物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TiO2因其无毒、稳定性好、成本低、表面积大、孔体积大、光电性能优良等优点而成为备受瞩目的光催化剂。其在催化降解、杀菌消毒、光解水产氢等许多能源和环境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TiO2的光催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的形貌。迄今为止,纳米TiO2材料的制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各类形貌中,多壳层中空结构的TiO2半导体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这独特的多壳层结构有利于光的反复折射及散射,可大大提高光的利用率,从而加速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催化反应。例如,Li和同事报告,空心TiO2球的光催化活性远高于实心TiO2球。王丹等人报道了多壳层可控空心TiO2球的制备,并且随着TiO2层数的增加,其光散射效应也逐渐递增。
近年来,TiO2在微纳马达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些基于TiO2的微纳马达能够将光能、化学能等转化为机械能,在环境修复、传感、主动货物运输、能量储存和转换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例如,Jiang等人研究了由不对称镀金的实心TiO2微球组成的Janus TiO2/Au微马达的运动性能,其在3wt%H2O2中的速度高达为30μm/s。官建国课题组报道了锐钛型TiO2-PtJanus实心微球马达在紫外光下纯水中运动速度高达29μm/s。
综上,目前所报道的多壳层TiO2材料大多呈对称球形,由于溶液中的反应物不能有效地进入封闭球体的内层,其光催化性能受到很大限制。而非对称材料,尤其是非对称多壳层结构,由于其内外壳层均能与反应溶液接触,可克服多壳层TiO2纳米催化剂的局限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在制备多壳层或不对称TiO2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同时具有不对称和多层结构的介孔TiO2材料的工程化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原因。(a)TiO2前驱体的水解和缩合速率过快,不易控制;(b)结晶过程中多层结构容易坍塌和聚集,多层结构不易保持;(c)TiO2前驱体在水解和缩合过程中易发生均匀成核,难以实现不对称组装。因此,目前基于TiO2制备的微纳马达大多都是在TiO2对称微球的基础上,局部沉积贵金属等活性材料,构建不对称结构的光驱动微纳马达。此外,目前研究光驱动微纳马达的运动环境主要集中在H2O和H2O2,且光源大多都依赖于紫外光。由于H2O2和紫外光具有生物毒性,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马达的应用范围。H2O是理想的燃料,然而光驱动微纳马达以纯水为燃料的速度仍有待提升。基于此现状,提高马达在纯水中能量利用效率成为光驱动微纳马达的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