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3975.9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平;杨文玉;袁卫军;刘明;侯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管 防护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本体和设置于防护罩本体两端的固定绳,所述防护罩本体包括前防护面和后防护面,所述前防护面和后防护面缝合成留置有一排泄口的空腔,于排泄口端所述前防护面的外边缘高于后防护面的外边缘,所述前防护面的中部设有竖条状折叠褶皱。可以将该防护罩妥善固定于颈前范围,能有效盛接痰液和防止喷溅,抵御病毒的侵袭和交叉感染,本装置可针对所有临床中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而且在材质方面选择较轻便透气的具有防水层的柔软棉质材料,成本低廉,为一次性使用,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它是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导管通过切口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气管导管进行呼吸的手术。气管切开的目的在于阻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确保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改善呼吸。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时常由于咳嗽导致痰液喷溅,污染床单及衣物,颈部皮肤易感染,病毒细菌可从气管切开处侵袭患者。不仅如此,痰液喷溅还增加了医护人员及家庭照顾者的体液暴露危险,通过气溶胶传播,患者体内的病毒病菌可进入正常人的呼吸道中。因此,对于医护患三方面来说均造成了交叉感染的可能和护理活动中的不便。
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常使用纱布来作为气套管的遮挡物,虽然透气性良好,但因材质较轻,咳嗽时可导致纱布飘起,因而无法真正保护医护人员被喷溅。而且材质过薄,容易被痰液浸湿,需一天多次更换,增加了医护的工作量及耗材支出。申请号201920319019.0公开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防痰液喷溅装置,包括套管1、主板2、出口管3、第一挡片4、第二挡片5、第三挡片6、集痰皿7、第一绑带8、第二绑带9、魔术贴10、刺面魔术贴12、粘头13、绑带定位孔14、定位板15、夹紧弹簧16等26术语。上述案例结构复杂,制作程序较为繁琐,痰液储存量少,使用时专业性强,在日常护理使用时不够简便。申请号201820617107.4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防尘护罩,包括:防尘护罩本体、塑形部、密封部、固定部;所述塑形部、所述密封部、所述固定部均设置在所述防尘护罩本体上。其合理的解决了气管切开术后使用纱布覆盖防尘而无法达到塑形、密封、折叠拉伸的问题,但该护罩为单层结构,无法盛接痰液,喷溅后需立即更换,否则有痰液逆行感染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本体和设置于防护罩本体两端的固定绳,所述防护罩本体包括前防护面和后防护面,所述前防护面和后防护面缝合成留置有一排泄口的空腔,于排泄口端所述前防护面的外边缘高于后防护面的外边缘,所述前防护面的中部设有竖条状折叠褶皱。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中,两个防护面于排泄口端的外边缘均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中,所述防护罩本体的材质为具有防水层的棉质材料,所述防护罩本体的空腔内部为防水层,其外部为棉质层。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中,所述防护罩本体的表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中,所述折叠褶皱的排数不小于5排,相邻褶皱之间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