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及固定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24731.2 申请日: 2020-02-27
公开(公告)号: CN111281516A 公开(公告)日: 2020-06-16
发明(设计)人: 陈雁西;张坤;强敏菲;赵国军;吴欣然;张庆杰;谢宏辉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17/80 分类号: A61B17/80
代理公司: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代理人: 李楠
地址: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新技术产***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解剖 股骨颈 骨折 固定 钢板 系统
【说明书】: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和固定系统,系统包括固定钢板、股骨颈固定钉、股骨颈拉力螺钉和锁定螺钉;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一斜插螺孔、第二斜插螺孔、第三斜插螺孔、联合拉力螺孔、第二定位孔,和股骨颈固定钉、股骨颈拉力螺钉配合使用;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螺孔,和锁定螺钉配合使用。本发明固定钢板近端可确保至少3枚螺钉置入股骨颈,其中设计拉力螺钉孔用以加压骨折端,远端干部设计定位螺钉孔以避免退钉及退板,两个克氏针开孔用以快速定位及临时固定,手术操作更为快速、可靠、合理,最大限度促进骨折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及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转子下骨折,发生率约占成人全身骨折的7.3%,而在老年骨折患者中比例可达23.8%。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股骨颈骨折发生后,股骨头的髓内血流灌注即遭到破坏,其关节囊血供亦随着关节腔内压力升高而受损,故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依然时有发生。股骨颈骨折日益增高的治疗需求及患者对生活质量高要求已成为骨科医师面临的一项挑战。

随着内固定器械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深入,闭合复位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金标准。但是,三枚钉内固定技术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三枚钉的固定方式对外侧骨块的把持力不足,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术后出现退钉现象,导致股骨颈短缩、复位丢失,尤其在骨质疏松、骨折端粉碎等情况下更易发生退钉现象;其次,三枚钉的置入过程对手术医生的操作经验和对股骨形态学掌握程度有较高的要求,三枚钉置入前需用克氏针进行开孔,低年资医生往往需多次调整克氏针置入的角度和高度,耗费大量宝贵的手术时间的同时,进一步造成骨质结构破坏,并增加术中透视次数;第三,即使术中透视及术后摄X片所见螺钉未穿出或切出股骨颈,但实际螺钉穿出或切出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因梨状窝的存在,后上方螺钉即使穿出股骨颈也较难在透视下发现。螺钉穿出或切出股骨颈不仅影响固定效果,严重者导致固定失败,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经检索,申请公告号CN 102551866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带弧度的梯形锁定钢板,上设有6个平行的锁定孔。该锁定钢板不足在于,首先,其外形设计不符合中国人群股骨近端外侧缘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使得钢板与股骨外侧缘匹配度差,易产生较大间隙,导致淤血、感染等并发症,且由于放置困难,增加手术时间;其次,缺少良好设计的用于准确定位的克氏针开孔,难以快速而精准地确定钢板放置位置及螺钉置入边界,且单一开孔使得透视时钢板稳定性差;第三,螺钉开孔位置及方向不合理,无法实现至少三枚螺钉置入股骨颈;第四,螺钉都为平行固定,难以确保不退钉或连同钢板一起退出;第五,型号单一,缺乏不同宽度及长度尺寸的钢板,难以实现与男女性股骨近端外侧壁更佳的匹配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解剖型股骨颈骨折髓外固定钢板及固定系统,为设计出一种符合中国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学特点的钢板,本发明对大样本的中国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方法学上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股骨近端形态学三维测量模式,可对生成的股骨三维CT图像进行自由旋转、分割,应用点、线、面三元素结合的三维测量技术,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高精度的测量。通过大样本中国人群股骨近端三维图像的测量,最终归纳、总结出一整套拥有诸多指标的中国人群股骨近端三维形态学参数体系,并基于此参数体系设计了钢板的外形、长度、宽度、中段弧度、相关开孔数量和角度等指标。为进一步验证设计的钢板与真实股骨的匹配性,本发明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固定匹虚拟配技术,将钢板与大样本中国人群股骨近端进行匹配,按照开孔方向置入螺钉及克氏针,并反复调整钢板形态、开孔方向等细节参数。采用虚拟匹配技术可用更少耗时、更低耗费,对内固定设计进行反复调整和重复验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4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