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5035.3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诣林;王天吉;王靖;冯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赵中霞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伤 急救 止血 封闭 加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中心轴和定位销;第一夹体包括第一手持板、第一夹板、固定在第一手持板和第一夹板同侧的套环以及垂直设在第一夹板内壁的多个第一夹持针;第二夹体包括第二手持板、第二夹板、固定在第二手持板和第二夹板同侧的套筒以及垂直设在第二夹板内壁的多个第二夹持针;套环和套筒均套在中心轴上,第二夹体能绕中心轴转动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张开角度;套筒上设有贯通孔,定位销能插进贯通孔且定位销下端能与中心轴表面接触以限制套筒与中心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本发明适用于不同条件下包括战争条件下的伤员救治及平时条件下的急性创伤救治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军事医学及临床医学领域,涉及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背景技术
现代及未来战争是在地面、海洋、空中、外层空间、电磁空间等全维情况下使用高技术武器的局部战争。高技术武器杀伤能力强、杀伤精度和杀伤面大幅度提高,给战伤救治的理念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和平年代,创伤导致的严重出血也常常发生,难以有效停止的出血在急救时往往会成为一项棘手的问题,而临床工作中所使用的止血工具有时不能很好地满足具体的止血需要。
因而在战伤、创伤领域治疗中,有效控制失血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军事医学领域、还是在临床医学领域,一种新型的高效、快速的止血设备研制都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用来解决在战争条件下急性战伤引发的伤口大出血及平时条件下创伤引发的伤口出血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中心轴和定位销;
所述第一夹体包括第一手持板、第一夹板、固定在第一手持板和第一夹板同侧的套环以及垂直设在第一夹板内壁的多个第一夹持针;所述第二夹体包括第二手持板、第二夹板、固定在第二手持板和第二夹板同侧的套筒以及垂直设在第二夹板内壁的多个第二夹持针;所述套环和套筒同轴且均套在中心轴上,且套环与中心轴固定,套筒与中心轴不固定以使第二夹体绕中心轴转动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张开角度;
所述套筒上设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位于第一手持板和第二手持板之间;所述定位销能插进贯通孔且定位销下端能与中心轴表面接触以限制套筒与中心轴之间的相对转动。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具体的,所述第一手持板和第二手持板相互对称且位于中心轴上方两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对称且位于中心轴下方两侧;所述中心轴与第一夹板内壁所在平面和第一手持板均平行,中心轴与第二夹板内壁所在平面和第二手持板均平行;所述套环有两个,两个套环位于套筒两端;套环和套筒均位于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夹持针和第二夹持针的端部为尖端;
多个第一夹持针与多个第二夹持针交错布设,在多个第一夹持针之间的第一夹板内壁设有胶垫,多个第二夹持针之间的第二夹板内壁也设有胶垫;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后,第一夹持针能嵌入第二夹持针之间的胶垫,第二夹持针能嵌入第一夹持针之间的胶垫;能有利于保持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夹紧状态。
具体的,多个第一夹持针沿直线等间距布设,多个第二夹持针沿直线等间距布设,且多个第一夹持针所在直线与多个第二夹持针所在直线平行相对;从而能均匀夹紧。
具体的,所述贯通孔对应的中心轴上沿周向设有紧密排列的凹槽,每个凹槽能容纳定位销的下端;
或所述贯通孔对应的中心轴的周向表面为环状粗糙面,且所述定位销的下端面为粗糙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5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