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带内和带外两种方式的BMC固件升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5197.7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8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王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黄晓燕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带外两种 方式 bmc 升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兼具带内和带外两种方式的BMC固件升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BMC模块、扩展模块和专用网口;专用网口为BMC模块提供常规的BMC固件带外方式的升级;扩展模块接收主机端发送的BMC固件升级包,并将接收到的BMC固件升级包转发或透传给BMC模块;BMC模块接收扩展模块转发或透传的BMC固件升级包,同时对接收到的BMC固件升级包进行解析,并执行BMC固件带内升级动作,从而实现兼容带内和带外两种升级BMC固件的方式,并且针对存储系统提供更多可靠性策略,可以使搭载BMC的存储扩展系统同时应用于统一存储系统和服务器系统等,大大提高了设备部署和管理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带内和带外两种方式的BMC固件升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服务器系统中一般应用BMC的专用网口进行FW升级,这种方式为常见的管理和业务分离的带外升级方式。在存储系统中,因存储host端定制OS的原因,更多的采用带内的方式进行设备FW升级。随着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发展,两者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特别是存储扩展柜系统,不论是存储主机端还是服务器端都可以应用,这就需要对BMC的FW升级方式提出更多的要求。
目前,盘控一体的存储系统下,BMC挂接在PCH下,作为PCH的一个end point设备,上层OS通过PCH和BMC之间PCIE链路进行带内BMC FW升级。但是在盘控分离场景下,控制柜通过高速线缆(中间只能跑高速SAS或者PCIE)连接存储扩展柜,控制柜的OS只能通过PCIE/SAS链路连接到扩展柜上的SAS Expander、PCIE Switch等扩展器件,无法直接链接扩展柜中的BMC,也无法实现对扩展柜上BMC的带内升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带内和带外两种方式的BMC固件升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盘控分离的情形下,无法实现BMC固件带内升级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具带内和带外两种方式的BMC固件升级系统,包括BMC模块、扩展模块和专用网口;
所述专用网口,与所述BMC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BMC模块提供常规的BMC固件带外方式的升级;
所述扩展模块,设置在存储系统的板卡上,与主机端host以及所述BMC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机端发送的BMC固件升级包,并将接收到的BMC固件升级包转发或透传给所述BMC模块;
所述BMC模块,设置在存储系统的板卡上,用于接收所述扩展模块转发或透传的BMC固件升级包,同时对接收到的所述BMC固件升级包进行解析,并执行BMC固件带内升级动作;
其中,在所述扩展模块与所述主机端建立带内升级通讯交互前,所述主机端通过所述扩展模块控制关闭所述专用网口,当所述BMC模块执行BMC固件带内升级动作结束时,所述主机端通过所述扩展模块打开所述专用网口,同时,当所述BMC模块执行BMC固件带内升级动作失败时,所述主机端通过所述扩展模块打开所述专用网口的同时,配合所述BMC模块执行BMC固件带外升级动作。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扩展模块具体包括:
升级包接收模块,与所述主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机端发送的BMC固件升级包;
转发模块,与所述升级包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升级包接收模块接收到的BMC固件升级包转发给所述BMC模块;
透传模块,与所述升级包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升级包接收模块接收到的BMC固件升级包透传给所述BMC模块。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扩展模块还包括:
升级包传输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扩展模块的RAM的空间大小,与所述主机端确定升级包的传输方式,所述传输方式包括一次性传输方式和分片传输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5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