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5761.5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2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盛艳丽;傅倩如;薛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封闭式 引流 | ||
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吸头,所述引流管道的另一端插接在引流筒的内部,所述引流筒上方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引流筒的内部插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机,所述引流管道上设置有反冲机构,本发明为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通过设置三通阀、弯管和固定片等,达到了对管路堵塞进行处理的效果,解决了目前的负压引流管路内部容易发生堵塞,堵塞后难以处理,唯有进行管道更换,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压引流管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等导引至体外,具有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如尿管、胸腔积液引流管和腹腔积液引流管等。
目前的负压引流管路内部容易发生堵塞,堵塞后难以处理,唯有进行管道更换,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吸头,所述引流管道的另一端插接在引流筒的内部,所述引流筒上方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引流筒的内部插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机,所述引流管道上设置有反冲机构。
优选的,所述引流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上设置有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道上设置有套框,所述套框的内部设置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反冲机构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置在引流管道的两端,所述三通阀上设置有调节开关,靠近吸头一侧的三通阀上设置有反冲流体出口管,靠近引流筒一侧的三通阀上设置有反冲流体入口管。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道包括连接管和弯管,所述连接管上对应弯管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上套装有密封套圈,所述弯管的两端设置有胶套管,所述胶套管对应套装在连接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引流筒通过打开开关阀通过排液口进行排液,套框和调节阀设置,对于负压引流管路的内部液体流速进行调节,当引流管道内部发生堵塞,通过调节开关调节三通阀的导通方向,将反冲流体入口管和反冲流体出口管与引流管道内部相连通,导入生理盐水进行反向冲洗,将引流管道内部进行疏通,对堵塞进行处理,避免管道更换的繁琐,通过弯管、插接口、密封套圈、胶套管和固定片设置,对引流管道进行固定,避免管道扭转导致堵塞,同时提供弯管连接处的密封性。本发明为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通过设置三通阀、弯管和固定片等,达到了对管路堵塞进行处理的效果,解决了目前的负压引流管路内部容易发生堵塞,堵塞后难以处理,唯有进行管道更换,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防堵塞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管中弯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道,2-吸头,3-引流筒,4-固定盖,5-连通管,6-负压机,7-排液口,8-开关阀,9-套框,10-调节阀,11-三通阀,12-调节开关,13-反冲流体出口管,14-反冲流体入口管,15-连接管,16-弯管,17-插接口,18-密封套圈,19-胶套管,20-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5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