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服务平台、方法、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5974.8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刚;孙苗苗;孔德斌;成琳琳;李晓丽;董素英;贾会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南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6/22;G06F16/2458;G06F16/28;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657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系统 数据 服务 平台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数据服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服务平台、方法、存储介质,包括用户信息注册模块用于注册用户信息;用户数据上传模块用于上传用户数据;数据挖掘模块用于挖掘数据源;数据安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数据安全信息;需求上传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数据需求;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进行数据交互、数据多维度分析、数据关联分析以及数据计算;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类;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数据匹配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匹配;数据检索模块用于检索数据信息。本发明能够获取并使用来自多个数据源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并生成相应数据交互报表,方便后期对于数据的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服务平台、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指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需要大容量的主存以存放和运行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目录、系统缓冲区等,而辅存则需要大容量的直接存取设备。此外,系统应具有较强的网络功能。数据服务指提供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分析、可视化等)、数据交换、数据销毁等数据各种生存形态演变的一种信息技术驱动的服务。然而,现有数据使用组织需要将多个数据生成组织的数据流组合在一起,然而只使用了单个数据流中的部分数据,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跨数据流过滤和聚合数据,不仅造成了带宽的浪费,也需要非常高的人力成本。同时分类准确率低、检索数据效率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数据服务平台无法综合使用多个数据源的数据,且无法对数据进行综合的过滤、聚合分类;且现有数据分类准确率低、检索数据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服务平台、方法、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服务平台,所述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服务平台包括:
用户信息注册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注册程序注册用户信息;
用户数据上传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上传程序上传用户数据;
数据挖掘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挖掘数据源;
数据安全检测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安全程序检测数据安全信息;
需求上传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用户的数据需求;
主控模块,与用户信息注册模块、用户数据上传模块、数据挖掘模块、数据安全检测模块、需求上传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类模块、数据加密模块、数据匹配模块、数据检索模块、系统更新模块、云存储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主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数据分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进行数据交互、数据多维度分析、数据关联分析以及数据计算;同时用于生成数据交互报表以及交互图表;
数据分类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基于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分类程序对数据进行分类;
数据加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加密程序对数据进行加密;
数据匹配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进行数据匹配;
数据检索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检索程序检索数据信息;
系统更新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更新程序对数据进行更新;
云存储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对数据进行云存储;
显示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用户信息、上传用户数据、安全信息、数据交互报表、交互图表、分类数据、检索结果、匹配结果以及更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南山学院,未经烟台南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5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