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磁性部件和固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6389.X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计齐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7 | 分类号: | H01F1/057;H01F7/02;H05K5/00;H05K5/02;G04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陈新;吴丽丽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磁性 部件 固定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柔性磁性部件和固定系统。柔性磁性部件可包括可磁化粉末,所述可磁化粉末包括稀土元素。所述柔性磁性部件还可包括聚合物粘结剂。所述柔性磁性部件可限定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邻接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磁场的场强可比邻接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磁场的场强大至少3倍,并且所述柔性磁性部件可在永久变形发生之前伸长大于20%。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磁性部件。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柔性磁性部件。
背景技术
磁性部件的用途越来越多,例如用作附件、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和其他产品的闭合件或固定部件。磁体也可用在电子设备中,诸如在可穿戴设备或手持式电子器件中,以激活各种传感器并且提供对设备的配置或状态改变的指示。为了执行这些期望的功能,磁性部件具有高水平的磁场强度和/或施加强磁吸力可以是重要的。此外,可以期望设备的磁性部件尤其是柔性或可穿戴设备为薄而柔性的,以使得磁性部件的存在对用户而言不明显或不会分散注意力。
传统磁性材料和部件设计仅可用不期望的重的、大的或刚性的磁体来实现这些期望水平的性能。这些传统部件和材料通常随时间而经受不期望的消磁。因此,需要可实现期望的水平的性能同时还为相对薄的、柔性的、轻量的并且不易于消磁的磁性材料和部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柔性磁性部件可包括可磁化粉末,该可磁化粉末包括稀土元素和聚合物粘结剂。柔性磁性部件的邻近柔性磁性部件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磁场强度比邻近与第一表面相对的柔性磁性部件的第二表面的第二磁场强度大至少3倍。柔性磁性部件也可在永久变形发生之前伸长大于20%。换句话讲,柔性磁性部件可伸长大于20%而没有塑性变形。
在一些示例中,柔性磁性部件可包括介于25体积%(体积百分比)与45体积%之间的聚合物粘结剂。聚合物粘结剂可包括丁腈橡胶材料、硅氧烷材料或含氟弹性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磁化粉末可包括钕。柔性磁性部件的密度可介于5克/立方厘米(g/cm3)与6.5g/cm3之间。柔性磁性部件可包括具有第一磁极性的第一部分和邻近第一部分设置并且具有与第一磁极性相反的第二磁极性的两个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第一磁极到具有相反极性的第二邻近部分的磁极的磁通可完全穿过柔性磁性部件,并且从第一部分的第二磁极到具有相反极性的第二邻近部分的磁极的磁通可穿过由第一部分限定的外表面和由第二部分限定的外表面。
根据一些方面,柔性磁性部件可具有限定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主体。邻近第一表面的第一磁场强度可比邻近第二表面的第二磁场强度大至少3倍,并且主体在伸长超过20%时不经历永久变形。
在一些示例中,柔性磁性部件可包括具有第一磁极性的第一部分,具有与第一磁极性相反的磁极性的围绕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以及具有第一磁极性的围绕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柔性磁性部件的厚度可小于0.3毫米。柔性磁性部件可被各向同性地磁化。柔性磁性部件可在两个空间维度上各向同性地磁化,而在第三空间维度上各向异性地磁化。柔性磁性部件的主体可包括介于55体积%与75体积%之间的可磁化粉末。混合磁性部件可包括柔性磁性部件和邻近柔性磁性部件设置的烧结磁性材料。
根据一些示例,设备的固定系统可包括设备壳体,该设备壳体包括磁性材料和包括被吸引到设备壳体的磁性材料的柔性磁性部分的部件。柔性磁性部分可限定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邻近第一表面的第一磁场强度可比邻近第二表面的第二磁场强度的大至少3倍。柔性磁性部分也可在永久变形或塑性变形发生之前伸长大于20%。
在一些示例中,柔性磁性部分可包括可磁化粉末,该可磁化粉末包括稀土元素和聚合物粘结剂。磁性材料可包括烧结磁体。设备壳体可包括表壳,而部件可包括表带。柔性磁性部分可为第一柔性磁性部分,并且部件可包括第二柔性磁性部分,该第二柔性磁性部分的磁极性与第一柔性磁性部分相反。设备壳体可包括电子设备壳体,该电子设备壳体包括盖住显示器的透明部分,并且柔性磁性部件可包括用于透明部分的覆盖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6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