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缆印字残缺智能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6449.8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洪亮;谢振东;杨关科;宋良芬;杨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凯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6 | 分类号: | B41J2/06;B41J3/407;B41J11/00;B41J29/393;B41J29/4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吴晓娜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光缆 残缺 智能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缆印字残缺智能检测系统,包括等离子表面处理机、油墨喷码机、工业相机和计算机,等离子表面处理机处理物体表面,仅仅涉及到材料的表面(埃米到微米级别),不影响物体本身的性质,使得物体表面的接触角迅速下降,并很快打到平衡,物体表面的亲水性提高;油墨喷码机进行喷字,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工业相机可将喷字后的光缆成像,并传输和储存在计算机上;计算机接受工业相机里传输的图片信息,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检测印字残缺,检测出印字残缺后会在计算机上出现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缆印字残缺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光缆印字作为光缆生产中是最后一道程序,印字可以对光缆进行标识。等离子表面处理机结合油墨喷码机可以快捷高效的对光缆进行印字。本发明的光缆印字可以直接在厂房进行,无需真空环境。
机器视觉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博大精深,而且日新月异,对于具体视觉应用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用户来说课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完成不同的功能。本发明中可以利用机器视觉进行对光缆印字进行检测。利用不同的算法处理工业相机拍摄的图片,可以达到检测印字残缺的目的。本发明中使用的是油墨喷码机,在油墨不足时会出现印字残缺,利用机器视觉自动监测印字状态提前发现和修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缆印字残缺智能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光缆印字残缺智能检测系统,包括等离子表面处理机、油墨喷码机、工业相机和计算机,其中:
所述等离子表面处理机包括等离子发生器、气体输送管路及等离子喷头,等离子发生器产生高压高频能量在喷嘴钢管中被激活和被控制的辉光放电中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能量一般约为几个至几十电子伏特,大于聚合物材料的结合键能,可以破裂有机大分子的化学键而形成新键;且远低于高能放射性射线,只涉及材料表面,不影响基体的性能;等离子体处理表面可以得到非常薄的高张力涂层表面;
所述油墨喷码机包括喷嘴、主墨盒、副墨盒和过滤器,运用带电的墨水微粒,由高压电场偏转的原理,在各种物体表面上喷印上图案文字和数码;
所述工业相机固定安装在光缆上方,工业相机由光电转换及电荷存贮、电荷转移和信号读取器件组成,设置相机采集图像的时间间隔与油墨喷码机匹配;工业相机固定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和时间匹配可以确保每次取样图片上的文字大小相同,便于后续对图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所述计算机接受工业相机里传输的图片信息,并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油墨喷码机的工作步骤为油墨从墨水箱经过墨路管道,调节压力、粘度、进入喷枪,随着压力的持续,油墨从喷嘴喷射出,油墨在经过喷嘴时,受压电晶体的作用断裂成一串连续的、间距相等且大小相同的墨滴,喷射墨流向下继续运动经过充电极被充电,在充电极中墨滴从墨线中分离出来;充电极上加了一定的电压,当墨滴从导电墨线分离出来的时候会在瞬间带上与充电极所加电压成正比例的负电荷,通过改变充电极的电压频率,使其与墨滴断裂的频率相同,这样可给每一个墨滴都充上预定的负电荷,在压力的持续下,墨流继续向下运动,从两个分别带有正负电压的偏转板中间通过,带电的墨滴经过偏转板时会发生偏转,偏转程度取决于所带电荷的多少,不带电的墨滴不发生偏转,一直向下飞行,流入回收管,最终经回收管道回到油墨箱中循环使用,带电并偏转的墨滴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落到从垂直喷头的光缆上,在各种物体表面上喷印上图案文字和数码。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表面处理机处理物体表面形成自由基,使得物体表面的接触角迅速下降,物体表面的亲水性提高。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表面处理机处理物体表面,物体表面的粘结性能大幅度提高,剪切强度大致提高2-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凯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凯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6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内扰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