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方式实现智能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处理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6704.9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钒;伍毅;胡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得维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10L15/02;G10L15/18;G10L15/22;G10L21/0208;G10L25/03;G10L25/24;G06K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用户 直接 交互 方式 实现 智能 设备 进行 网络 配置 处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方式进行智能设备网络配置处理的系统,包括控制处理模块,与外部的无线路由器相连接,用于直接进行网络配置的处理;输入模块,与所述的控制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实现图像输入或语音输入,并进行手写识别或语音识别;输出模块,与所述的控制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提示用户网络配置的进程。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方式实现智能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处理的方法。采用了本发明的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方式实现智能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处理的方法及其系统,克服了以往智能设备网络配置过程中需要第三方中介设备的缺点,利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图像文字识别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可以直接和用户交互的方式完成网络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硬件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硬件网络配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方式实现智能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处理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硬件是在传统设备基础上,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让其拥有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硬件具备网络连接能力,通过连接互联网服务,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大数据等附加价值。目前智能硬件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智能手表及手环,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门锁、智能玩具等。
用户购买智能硬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将硬件设备连接网络。这个网络一般来说是自家的WiFi路由器,通过该路由器,智能设备可以访问云服务或者其他互联网服务。目前的智能设备配网过程需要三个设备,如图1所示。
需要通过手机或Pad作为中介设备(Mediator),把家里面的路由器的密码和SSID发送给智能硬件,让智能硬件能够连接路由器,从而连接互联网。
目前最常见的配网方式有以下几种:Wi-Fi配网、蓝牙配网和二维码配网。
1、Wi-Fi配网
1.1SoftAP方式(也称为AP软路由模式)
简单地说,该方法让智能硬件变成WiFi热点(路由器),然后用户手机或Pad连接智能硬件,连接建立之后,通过网页或其他方式将家里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提交给智能硬件。
1.2Wi-Fi广播方式配网
该方式下,首先智能硬件进入混杂模式。在该模式下,硬件模组会把所有的Wi-Fi数据都接收回来。
然后手机或Pad在WiFi上通过UDP广播或者组播的方式把SSID和密码编码在数据包里。当智能硬件收到这样的UDP包的时候就可以从中解出网络配置的信息,从而连上互联网。
但是这个方式存在安全问题,假设隔壁邻居的同类设备也开启了同样的模式或者利用抓包工具,就可以侦测到用户家的WIFI密码。
市面上的SmartConfig,esptouch,airkiss等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或者这个方式的变种。
2、蓝牙配网
该方式下,首先将手机或Pad通过蓝牙与智能设备配对,配对成功后将SSID和密码传输给智能设备,从而实现智能设备的联网。
3、二维码配网
该方式利用智能硬件的摄像头进行匹配,例如小米的智能摄像头。在智能硬件启动之后,开启摄像头,等待用户的配置信息。用户利用手机或Pad里的App,将SSID和密码生成二维码展示给智能设备的摄像头。当智能设备检测到该二维码时,解码就可以得到WiFi路由器的网络配置。
另外,还有其他的配网方式,例如同时支持WPS功能的路由器和智能硬件可以通过按键配置,不过目前市面上非常少见。还有并不是所有的智能设备都需要通过WiFi连接到路由器,也有些智能设备可以通过蓝牙,Zigbee等连接智能网关(例如三星的IoTGateway),从而通过网关访问互联网。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得维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得维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6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