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涂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汽车玻璃托架和粘接组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6838.0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龙;陶小乐;方康峻;应天祥;孙辉;何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61;C08G18/76;C09J175/04;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以及 汽车玻璃 托架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底涂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汽车玻璃托架和粘接组合材料,涉及粘接密封技术领域。底涂材料以丙烯酸树脂和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其中,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25000‑200000g/mol,丙烯酸树脂的羟基值为0‑10mgKOH/g;丙烯酸树脂和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6‑2.1。利用上述底涂材料的原料制备而得的底涂材料,具备十分优异的粘接性能,能够和聚氨酯形成粘接组合材料应用于汽车侧窗玻璃托架与玻璃粘接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接密封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底涂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汽车玻璃托架和粘接组合材料。
背景技术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在汽车安全玻璃领域,平均每辆车需要安装7.5片玻璃,仅我国汽车玻璃的年需求量就达到2亿多片。由于汽车安全玻璃需求量巨大,因此对汽车安全玻璃安装托架的生产工艺要求也日益提升。
汽车安全玻璃安装托架的传统的粘接工艺是采用专用工装进行玻璃和托架的定位放置,人工打聚氨酯胶进行粘接,而底涂是汽车安全玻璃与托架粘接的关键。目前主流的托架材质包括PA66+30%GF (聚酰胺66+30%玻纤)、PBT+30%G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0%玻纤)工程塑料,这些塑料材质主要成分为高分子材料,一般的聚氨酯密封胶及常规的底涂与其粘接性均较差,因此需要开发与聚氨酯胶配套性能优异的托架底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与托架的粘接。
聚氨酯胶是大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NHCOO-)链段的一类聚合物,具有强度高、抗撕裂性强、柔软性和耐磨性佳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弹性体、涂料、胶粘剂或密封胶等领域。但是,由于用于安全玻璃与托架粘接时要求高强度、高断裂伸长率,所以其中弹性聚醚链段比例高,起粘接作用的异氰酸酯含量低。低的异氰酸酯含量导致单组份室温固化聚氨酯密封胶对托架基材浸润性差,从而导致粘接效果变差。因此,为了提高托架和聚氨酯密封胶的粘接效果需要配套专用的托架底涂。
目前未有关于托架底涂的专利文献报道,传统底涂通常采用溶剂稀释的异氰酸酯、硅烷偶联剂为主要组分的底涂剂,例如 CN201010609456.X和CN200910087090.1。但是,传统的底涂材料粘接效果依然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涂材料,旨在提升对基材的浸润性和粘接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得到的底涂材料对基材的浸润性好,能够和聚氨酯胶配合使用提升聚氨酯胶在托架面的粘接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底涂材料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底涂材料在汽车侧窗玻璃托架与玻璃粘接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玻璃托架,在汽车玻璃托架上涂覆上述底涂材料。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接组合材料,其包括上述底涂材料和聚氨酯,二者配合使用,能够提升基材间的粘接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底涂材料,其以丙烯酸树脂和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
其中,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25000-200000g/mol;丙烯酸树脂的羟基值为0-10mgKOH/g;
丙烯酸树脂和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6-2.1。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底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应用上述底涂材料的原料制备而得。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底涂材料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底涂材料在汽车侧窗玻璃托架与玻璃粘接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玻璃托架,在汽车玻璃托架上涂覆上述底涂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6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