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视化引导的饮食操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6910.X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3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香;张春慧;梅永霞;张秋实;任慧;李媛;付忠荣;刘凤;袁长伟;栾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60 | 分类号: | G16H20/60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艾玲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视化 引导 饮食 操作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可视化引导的饮食操作系统,用于对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饮食的可视化引导式康复训练。所述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包含对照屏幕组的显示系统、身体姿态参数识别系统以及激励系统;所述显示系统与所述激励系统均连接至康复训练数据库系统;所述康复训练数据库系统预先存储有多组关联化训练事件节点集,所述事件节点集至少包含三个单一训练事件节点。通过引导目标患者按照所述关联化训练事件节点集中包含的有序的单一训练事件节点进行连续饮食动作训练,并基于所述关联化训练事件节点集的激活率来判断当前动作训练的完成度,从而实现与患者的可视化交互康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化引导的饮食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血管阻塞或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致使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以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为主。而吞咽障碍则是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物质和水摄入量不够,进而造成气道阻塞性窒息、误吸或吸入性肺炎等症状。即便是较轻的吞咽障碍都会对患者的生活上、语言上和饮食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咽喉食道上括约肌和食道功能受损所致的进食障碍, 对患者的饮食营养维持、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资料表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22-65%,并导致脱水、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室息死亡,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病残率。因此,对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管理,是减少脑卒中不良预后及改善康复结局的重要环节。
申请号为CN201910260121.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咽部冷刺激设备、自动选穴位针刺设备、认知心理行为康复设备和显示设备,所述咽部冷刺激设备、自动选穴位针刺设备、认知心理行为康复设备分别与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显示设备内部设有训练记录模块、存储模块和提醒模块。该技术方案通过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全方位的训练,有利于患者恢复,并且装置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设定每次的训练时间,该装置还可以自动定位穴位,为医务工作者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工作量,具有操作方便、提高效率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授权公告号为CN10462268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用于治疗脑卒中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的冷灸装置”, 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快捷、使用方便、临床疗效好、使用寿命长的用于治疗脑卒中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的冷灸装置。该装置设有底座、摆动气缸、摇杆、导向滑道、咬嘴、支座、铰轴、控制器和冷灸器,所述冷灸器是由灸头、导温杆和半导体制冷片构成,所述支座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上端与导向滑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道内侧与咬嘴固定连接,所述导温杆穿过导向滑道和咬嘴并与导向滑道和咬嘴滑动连接后,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固定插接,另一端与灸头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铰轴两端分别经支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摇杆下端经轴承与铰轴固定连接,上端与导温杆相连接,所述摆动气缸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上端与摇杆中部相铰接,所述摆动气缸与控制器相连接,以使冷灸器在摆动气缸的往复驱动作用下,沿着导向滑道和咬嘴轴向往复运动,驱动冷灸器前端的灸头对患者的咽僻穴进行雀啄灸,达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作用。
然而,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治疗康复的原理是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恢复某些失去的脑功能,该过程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卒中老人的康复周期相对更长,因此大多数卒中患者只能在短暂的早期康复后回家继续康复;现有康复产品种类较少,功能单一,质量和康复效果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康复治疗对卒中患者来说是极其痛苦的过程,对于缺乏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求的考虑,导致产品的使用率较低、医护人员不足、患者康复周期增长、甚至是患者康复的误用和废用等问题,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压力,也造成了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6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