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杀病毒酶制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6924.1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抒娜;徐晓卉;王健;张洪超;史文艳;王宝;王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怡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50 | 分类号: | A01N63/50;A01P1/00;A61K38/47;A61P31/0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孙雪;张淑珍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病毒 酶制剂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杀病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含有0.02‑1wt%的酶解溶菌酶和1~500U/g的葡糖氧化酶。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所述杀菌杀病毒组合物进行杀菌杀病毒的方法以及所述杀菌杀病毒组合物在食品安全和日化领域中的用途。本发明的杀菌杀病毒组合物杀菌谱广、安全绿色成本低廉、且保存期限可达24个月以上,适于商业化地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杀病毒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食品和日化领域。
背景技术
无风吹、无日晒的条件下,在光滑无孔的表面,有囊膜的病毒,如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可以维持感染活性1~2天;无囊膜的病毒,如甲肝病毒、诺如病毒,可维持感染活性长达数周。诺如病毒会引发急性肠胃炎和食物中毒。这种病毒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只要有10至100个病毒体进入人体,就会导致感染。流感病毒及冠状病毒类具有人传人特性,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对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对于皮肤表面的病毒杀灭通常使用75%的酒精。对环境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在环境中容易富集,具有伤害性。但两者的使用都有一定局限性。
此外,在食品加工和生活环境中,来自于食品原料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细菌和霉菌病毒等的数量仅占一小部分。事实上,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的手部和皮肤、食品制造的机械和器具的表面,和从空气落下的微生物,及食品生产过后清洗消毒不彻底而导致细菌繁殖,最终造成食品加速腐败的情况也不容小视。单独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剂而未有效控制作业环境的微生物细菌及病毒的发生并不能从根源杜绝食品危害事件的发生。因此,食品工业通常要求从业人员在进行食品加工前使用酒精制剂对手部进行消毒,并对食品制造的器具及机械表面进行喷洒消毒剂以进行杀菌,并防止细菌污染。然而,为了达到理想的杀菌杀病毒效果,酒精的浓度需要在70%以上,而且容易挥发不具有持久性。除此之外,酒精对于部分病毒无明显效果。高浓度的酒精消毒剂的频繁使用,不仅会造成手部脱脂和皮肤干燥,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一种天然、有效的杀菌杀病毒的杀菌剂对于食品行业控制食品污染、提供绿色健康的操作空间具有重要的行业推动价值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细胞壁黏多糖成份的水解酶。但是对病毒类和革兰氏阴性菌等无作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6029089A中揭示了使用热变性的手段改造溶菌酶使其具有杀灭诺如病毒功能的发现,但是制作工艺复杂,热变性造成蛋白质的絮凝,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因此,本领域中亟需一种杀菌谱广且稳定性好的杀菌杀病毒组合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上述不足,本发明通过使用酶解工艺从溶菌酶稳定简易获取多肽及蛋白组分,并结合葡糖氧化酶及酸性乙醇水而制造制剂,使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杀菌能力提高10倍以上,并获取了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及病毒的有效杀灭作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杀菌杀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含有0.02-1wt%的酶解溶菌酶和1~500U/g的葡糖氧化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杀菌杀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配制酶解溶菌酶与葡糖氧化酶的混合物,并控制所述酶解溶菌酶的含量为0.02-1wt%,所述葡糖氧化酶的含量为1~500U/g。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杀菌杀病毒方法,其中,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组合物按1~2wt%的添加量添加至待处理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组合物在食品安全、日化领域中的用途。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怡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怡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6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