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科临床专用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7425.4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韩效伟;吕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效伟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临床 专用 检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专用检查装置,包括:床体;床板,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床体的左侧;橡胶垫,所述床体的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魔术贴带,所述橡胶垫的外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带;脚踏组件,设置在所述床体的底端;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床体的顶端;卡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一侧;该儿科临床专用检查装置,可使儿童通过脚踩脚踏板以便于坐在床上,当不用时可将其固定在横杆前侧,从而可不妨碍医生进行检查,通过避免新生儿童在检查时手乱动影响医生进行检查,从而减轻了医生的检查难度,减轻了医生的检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科检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临床专用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在中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为儿科范围;
儿童在接受医生检查时需要坐在会躺在检查床上,为了便于医生检查,现有的检查床普遍设置较高,从而导致儿童很难坐躺在检查床上,且现有的检查床对儿童的防护能力较差,新生儿童在接受检查时,由于新生儿童的自制能力较差,从而会妨碍医生进行检查,增加了检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临床专用检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儿童很难坐躺在检查床上,防护能力较差,新生儿童在接受检查时,由于新生儿童的自制能力较差,从而会妨碍医生进行检查,增加了检查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临床专用检查装置,包括:
床体;
床板,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床体的左侧;
橡胶垫,所述床体的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
魔术贴带,所述橡胶垫的外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带;
脚踏组件,设置在所述床体的底端;
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床体的顶端;
卡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脚踏组件包括:支柱,所述床体的底端前侧中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支柱;支撑板,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柱的内侧底端;横杆,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柱的内侧顶端后侧;踏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柱的内侧底端,且踏板的底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前侧和踏板的顶端前侧均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磁条,所述踏板的底端前侧固定设置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杆,所述床体的前后两侧底端均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杆;连接柱,所述第一防护杆的前侧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沿上下方向设置的连接柱;第二防护杆,沿左右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后侧顶端;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杆的右侧。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连接柱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杆的前侧,且每两个相邻连接柱之间的间距为20CM。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所成夹角均为90度。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右侧顶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卡动机构包括:插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杆的左侧,且插柱与凹槽的内腔相插接,所述插柱的顶端开设有插槽;限位杆,所述床板的顶端前后两侧均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延伸进所述凹槽的内腔并与插槽的内腔相适配插接;拉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柱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效伟,未经韩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7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