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能减振空腹组合楼盖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8089.5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安琦;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43 | 分类号: | E04B5/43;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张玲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能减振 空腹 组合 楼盖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消能减振空腹组合楼盖,属于建筑物楼盖建造技术领域,其能够快速消能减振,不易产生人致振动。该消能减振空腹组合楼盖包括空腹钢网格和钢筋混凝土板;空腹钢网格包括呈多排多列排列且依次连接的多个基本单元,相连的两个基本单元的连接处安装有黏弹性阻尼器;基本单元包括抗剪键,抗剪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成十字形的四根上弦杆件,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成十字形的四根下弦杆件;相互连接的两个基本单元的相对侧上弦杆件相互对接,相对侧下弦杆件相互对接;黏弹性阻尼器具有做剪切运动的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分别连接于两根上弦杆件的对接处和两根下弦杆件的对接处;钢筋混凝土板铺设于空腹钢网格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楼盖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能减振空腹组合楼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公共建筑功能多样、规模庞大,往往设计为多层大空间建筑,相应的结构形式成为“多层大跨度结构”,因此,大跨度楼盖结构逐渐获得应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大跨度楼盖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探索研究,其中,两类新型结构体系较适用于大跨度楼盖,一类是空腹楼盖结构体系,另一类是弦支楼盖结构体系。
空腹楼盖结构体系由马克俭院士首先提出,该结构体系由混凝土板、上弦杆、下弦杆及抗剪键组成,上、下弦杆共同抵抗弯矩,抗剪键抵抗剪力,并保证上、下弦杆共同工作。近年来,装配式结构日益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结构形式之一,在此背景下,装配式空腹组合楼盖结构的研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专利CN102635163A、CN104452966A、CN106677396A、CN205663028U、CN205653888U等均公开了装配式空腹组合楼盖结构。上述专利公开的装配式空腹组合楼盖,通常由空腹钢网格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板构成,将空腹钢网格结构分割成不同的基本组成单元,并在工厂制作完成,施工时将空腹钢网格结构的基本单元在现场通过全螺栓连接或者全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然后在空腹钢网格结构的上弦打销钉并浇筑混凝土,完成楼盖施工。
然而,对于大跨度楼盖结构而言,由于跨度较大,往往造成结构刚度较低,同时由于空腹楼盖结构效率高、用料少,带来结构质量和阻尼的减小,使得楼盖结构容易在外界的激励下产生振动,且振动衰减较慢,因而,现有空腹组合楼盖结构易在人体运动的激励下产生可感知的振动,即易产生人致振动问题,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此外,现有的装配式空腹组合楼盖结构中,钢网格结构的装配通常采用全部螺栓连接或者全部焊接连接的方式,其中,采用全部焊接连接的装配方式,其现场焊接量大,不符合装配化施工中少焊接的理念,而采用全部螺栓连接的装配方式,其钢网格结构的上弦构件上表面会因螺栓的存在而不平整,这会对模板铺设及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空腹组合楼盖结构易产生人致振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消能减振空腹组合楼盖,能够快速消能减振,不易产生人致振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消能减振空腹组合楼盖,包括空腹钢网格和钢筋混凝土板;所述空腹钢网格包括多个基本单元,所述基本单元沿横向呈多排设置,同排的多个所述基本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基本单元沿纵向呈多列设置,同列的多个所述基本单元依次连接,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基本单元的连接处安装有黏弹性阻尼器;所述基本单元包括沿竖向延伸的抗剪键,所述抗剪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根上弦杆件,四根所述上弦杆件排成十字形,其中两根上弦杆件沿横向延伸,其余两根上弦杆件沿纵向延伸;所述抗剪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根下弦杆件,四根所述下弦杆件排成十字形,其中两根下弦杆件沿横向延伸,其余两根下弦杆件沿纵向延伸;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基本单元的相对侧上弦杆件相互对接,相对侧下弦杆件相互对接,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对接的两根上弦杆件和对接的两根下弦杆件为一组;所述黏弹性阻尼器具有做剪切运动的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所述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分别连接于同组内两根上弦杆件的对接处和两根下弦杆件的对接处;所述钢筋混凝土板铺设于所述空腹钢网格上,且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空腹钢网格各个基本单元的上弦杆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8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