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观测网扩展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8090.8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3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肃静;郭永刚;张广德;张飞;路艳国;李起忠;江磊;史晓龙;姜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24/0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观测 扩展 连接 装置 | ||
1.一种海底观测网扩展连接装置,用于连接远距离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头,第一终端转换器,扩展连接缆,第二终端转换器和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座;所述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头插入第一设备的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座中,所述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头和扩展连接缆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终端转换器连接;所述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座和扩展连接缆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二终端转换器连接;所述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座与第二设备的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头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转换器,用于进行电能转换和信号转换,然后通过扩展连接缆为第二终端转换器供电,用于将第一设备的数据转发至第二终端转换器,接收第二终端转换器发送的数据并转发至第一设备,还用于监测自身的状态并发送至第一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转换器,用于进行电能转换和信号转换,然后为第二设备供电,用于将第一设备的数据转发至第二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并转发至第一终端转换器,还用于监测自身的状态并发送至第一终端转换器;
所述第一终端转换器包括:第一电能变换单元,监测保护单元,第一环境监测单元,分光器,光学监测单元和第一通信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电能变换单元,用于实现375VDC到3000VDC的电能升压转换;
所述监测保护单元,用于监测第一电能变换单元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监测所述装置的对地绝缘阻抗,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第一通信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环境监测单元,用于采集第一电能变换单元的温度和第一终端转换器内部湿度,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第一通信转换单元;
所述分光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扩展连接缆传输的光信号进行1:9分光,分别发送至光学监测单元和第一通信转换单元;
所述光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接收到的光功率,发送至第一通信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转换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的电信号并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扩展连接缆发送至第二终端转换器,用于将分光器发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发送给第一设备;还用于将监测保护单元,光学监测单元和第一环境监测单元发送的信息与第二终端转换器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发送到第一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转换器包括:第二电能变换单元、第二通信转换单元,环回测试单元和第二环境监测单元;
第二电能变换单元,用于实现3000VDC到375VDC的电能降压转换,为第二设备供电;
所述环回测试单元,用于实现整个装置的通信链路的环回联通,对所述扩展连接装置的通信功能是否正常进行测试;
所述第二环境监测单元,用于采集第二电能变换单元的温度和第二终端转换器内部湿度,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第二通信转换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转换单元,用于将扩展连接缆发送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第二设备,用于将第二设备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扩展连接缆发送给第一终端转换器的分光器;还用于将第二环境监测单元发送的信息与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发送到所述第一终端转换器;
所述扩展连接缆至少含有1对用于电能传输的金属导体,至少含有1对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扩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转换器还包括:与扩展连接缆中传输电能的导线连接的过压保护单元,用于对第二终端转换器内部电路和第二设备内部电路进行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海底观测网扩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转换器和第二终端转换器均采用钛合金进行封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扩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头至少含有1对金属导体用于电能传输,含有2对或4对双绞型导线用于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扩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穿舱件或干插拔连接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扩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插拔电连接器插座至少含有1对用于电能传输的金属导体,含有2对或4对用于数据传输的双绞型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80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