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反流的负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8425.6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洋;盛艳丽;傅倩如;薛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反 装置 | ||
一种可防反流的负吸装置,包括负压竖筒,所述负压竖筒右端面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所述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右端均连接有出气管,所述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上均安装有防反流装置,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进气管中的防反流装置中的密封板起到密封阻挡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溶液或气体反流到进气管中,因此,活塞的上下移动均具有负压抽料和进料作用,效率高,能够有效避免反流,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反流的负吸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冲洗、引流是外科手术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我们知道现在引流中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方式是负压引流,冲洗通常是提供一定的正压力进行冲洗。我们知道在,现有技术中,负压环境下的引流容易造成反流,这在医学中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可防反流的负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反流的负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反流的负吸装置,包括负压竖筒,所述负压竖筒右端面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所述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右端均连接有出气管,所述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上均安装有防反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负压竖筒内中间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伸出负压竖筒外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活塞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负压腔和下负压腔,所述上进气管和下进气管分别与上负压腔和下负压腔连通,所述负压竖筒左端面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右端连接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右端面上方连接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防反流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有气腔,所述上进气管伸入气腔内设置并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端面一体化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表面设置有若干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气腔内顶部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上进气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进气管中的防反流装置中的密封板起到密封阻挡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溶液或气体反流到进气管中,因此,活塞的上下移动均具有负压抽料和进料作用,效率高,能够有效避免反流,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防反流的负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防反流的负吸装置的防反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进气管,2-下负压腔,3-负压竖筒,4-活塞,5-下进气口,6-上进气口,7-上负压腔,8-活塞杆,9-把手,10-上进气管,11-防反流装置,12-出气管,13-缓冲箱,14-排气管,15-气腔,16-密封板,17-拉伸弹簧,18-连接头,19-连接孔,20-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84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