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建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9032.7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许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顺良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E02D5/52;E02D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赵洁修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建筑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建筑结构,包括桩体、桩尖、预埋连接件及拆卸连接件,桩体与桩尖之间可拆卸连接;预埋连接件设置在桩体的端部,桩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预埋连接件对准,拆卸连接件能够通过第一通孔与预埋连接件连接;桩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部及实心部,空心部的内部中空并围设形成芯槽。桩尖使得预制建筑结构在下沉施工时土层的穿透能力增加,能够起到引导作用,还能够减少预制建筑结构出现溃断的几率。此外,桩尖为可拆卸,更加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技术领域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通常在工厂中制作好预制建筑结构,然后将预制建筑结构运输至施工现场使用。现有的预制建筑结构多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但实心结构存在重量过大不易运输、原材料浪费等问题;另一方面,空心结构虽然能够节省原材料,但其抗震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无法保证。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预制建筑结构,既能够减轻重量、节省原料,又能够保证其抗震力学性能及耐久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预制建筑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建筑结构,包括桩体、桩尖、预埋连接件及拆卸连接件,所述桩体与所述桩尖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预埋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桩体的端部,所述桩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预埋连接件对准,所述拆卸连接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预埋连接件连接;所述桩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部及实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内部中空并围设形成芯槽。
本发明提供的预制建筑结构中的桩体包括空心部和实心部,不仅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减轻了重量,节省了制作成本;将预制建筑结构埋入地下时实心部位于基础以下地震波出现频率最高的深度区域,就能够保证预制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从而保证了预制建筑结构在服役时的可靠性。另外,当芯槽开口朝下使用时,预制建筑结构在埋入地下时对实心部施加压力,能够避免压强过大造成预制建筑结构损坏的现象,此时可搭配桩尖等外部构件密封芯槽防止地下水进入。当芯槽开口朝上使用时,实心部能够阻止地下水进入预制建筑结构内部,有效抵抗了地下水对预制建筑结构内部腐蚀,无需填芯处理便确保了预制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桩尖使得预制建筑结构在下沉施工时土层的穿透能力增加,能够起到引导作用,还能够减少预制建筑结构出现溃断的几率。此外,桩尖为可拆卸,更加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连接件设有内螺纹,所述拆卸连接件设有外螺纹,所述预埋连接件与所述拆卸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预埋连接件与拆卸连接件之间连接简单,加工成本低,连接后牢固性好,能够搭配外部电动工具使用,节省施工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建筑结构还包括第一笼体,所述第一笼体设置于所述桩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笼体由预应力钢筋制成;所述第一笼体包括多根第一轴向筋体,所述第一轴向筋体沿所述桩体的轴向设置;所述预埋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轴向筋体的端部相连。
如此设置,张拉机能够与第一轴向筋体连接,并对第一轴向筋体施加预应力,提高预制建筑结构的承力能力。张拉机与第一轴向筋体之间连接简便,能够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连接件具有收缩口,所述第一轴向筋体相对靠近所述预埋连接件的端部具有镦头,所述收缩口用于对所述镦头限位。
如此设置,预埋连接件与第一轴向筋体连接简单,镦头成型快,便于工人操作;且连接后抗拉强度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连接件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轴向筋体具有外螺纹,所述预埋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轴向筋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加工方式简单,成本低;且施工方法简便,便于工人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桩体为方桩,所述桩尖为四棱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顺良,未经许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