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9247.9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周信;彭克群;鲁锦涛;崔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3/04 | 分类号: | F16F3/04;F16F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弹簧 隔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包括上壳体(1)、钢弹簧组(2)、下壳体(3),外置限位装置和内置限位装置,所述外置限位装置包括外置限位杆(9)和滑动楔块一(8),所述的外置限位杆(9)底部固定在下壳体(3)上,顶部与所述滑动楔块一(8)配合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的内置限位装置安装在下壳体(3)内部包括限位圆柱(4)、滑动楔块二(5)和螺纹杆(6),所述限位圆柱(4)与滑动楔块二(5)配合进行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隔振器轴向限位高度可调的功能,针对不同的承载情况均可保证相同的上下限位间隙,并且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周向配合提供径向刚度,使隔振器具有三向限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振装置,具体说是用于安装在的发电机组与地基的联接处用于减振降噪的具有三向限位功能的钢弹簧隔振器。
背景技术
钢弹簧隔振器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隔振器,通常安装在发电机组和安装基础之间,用来降低发电机组和安装基础之间的振动能量和噪声的传递。而且在突发地震或隔振器应用于船舶上时,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可以有效防止隔振器在外界冲击等极端情况下被损坏。
目前,行业中现有的钢弹簧隔振器很少具有限位功能,当钢弹簧隔振器发生极限变形而破坏时,会严重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中国专利CN201920739220.4公开了一种具有轴向限位功能的钢弹簧隔振器,包括:上安装板和底壳,上安装板和底壳通过限位构件连接,上安装板和底壳之间设置有多个钢弹簧,且多个钢弹簧均匀分布在限位构件四周;限位构件包括:上限位钩以及与上限位钩连接的下限位钩,上限位钩设置在上安装板上,下限位钩设置在底壳上。该专利技术公开的钢弹簧隔振器虽然具有限位功能,但限位间隙不可调节,当多个钢弹簧隔振同时应用于一个发电机组时,由于发电机组构成的复杂性,难以保证所有隔振器均发生相同的初始变形,导致隔振器限位间隙会发生变化,影响隔振器的限位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轴向限位高度可调节的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包括上壳体、钢弹簧组、下壳体,所述的钢弹簧组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置限位装置和内置限位装置,所述外置限位装置包括外置限位杆和滑动楔块一,所述的外置限位杆底部固定在下壳体上,顶部与所述滑动楔块一配合进行上下移动,调节轴向高度后固定在上壳体上;所述的内置限位装置安装在下壳体内部包括限位圆柱、滑动楔块二和螺纹杆,所述限位圆柱与滑动楔块二配合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滑动楔块二螺纹连接。
所述外置限位杆整体呈倒“L”型,包括顶部横杆和侧面竖杆,侧面竖杆底端面设有多个内置螺纹孔,顶部横杆顶端面呈倾斜状,并设有倒“T”型内置凹槽,所述的滑动楔块一在外置限位杆横杆上,并延横杆滑动,实现轴向高度调节。
所述的滑动楔块一上端面为倾斜状,下端面为水平状,内部设有矩形通孔,外置限位杆顶部横杆插入所述矩形通孔内,所述的滑动楔块一上端面设有一个内置螺纹孔,通过紧固螺栓一穿过内置螺纹孔插入所述外置限位杆横杆上的“T”型凹槽内,进行定位。
所述的外置限位杆设有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壳体两侧,且在外置限位杆底端面设有多个内置螺纹孔,通过紧固螺栓二将外置限位杆底部固定在下壳体两侧。
所述的限位圆柱上端面为水平状,下端面为倾斜状。
所述的滑动楔块二整体呈矩形状,上端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圆柱配合的倾斜面,顶部相对的两侧设有阻挡限位圆柱移动的矩形凸台;所述滑动楔块二内部设有内置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
所述的上壳体上表面相对的两侧设有两个矩形凹槽,所述的外置限位杆顶部卡入矩形凹槽内,并通过调节滑动楔块一在外置限位杆上的位置,使用不同高度的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