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工作台油缸拉紧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9587.1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顺围;李樟;杨灿辉;简圣前;孙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3B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阴知见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工作台 拉紧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工作台油缸拉紧结构,属于机床设备领域。包括拉杆、工作台面及主轴,主轴内设置有两端贯穿的内腔,拉杆设置在内腔中,拉杆在主轴孔及台面孔内密封滑动;拉杆上设置有液压台阶,液压台阶在主轴的内腔中密封滑动,液压台阶将主轴中的内腔分隔为两部分,其中靠近主轴孔的一部分为放松油腔,靠近台面孔的一部分为拉紧油腔;主轴上设置有放松油道及拉紧油道,放松油道与放松油腔连通,拉紧油道与拉紧油腔连通。本发明在工作台主轴底部安装了减速机和伺服电机的同时,将主轴及拉杆改造为液压结构,可以实现拉杆的拉紧及放松,减少了设备体积,增加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工作台油缸拉紧结构。
背景技术
拉紧油缸是工作台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如图1所示,目前与伺服电机27直连的紧凑型工作台,由于在工作台主轴底部安装了减速机26和伺服电机27,工作台上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传统的外加拉紧油缸。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工作台油缸拉紧结构,在工作台主轴底部安装了减速机和伺服电机的同时,可以实现拉杆的拉紧及放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工作台油缸拉紧结构,包括拉杆、工作台面及主轴,所述主轴为中空结构,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中空内,所述主轴的一端设置有主轴孔,所述工作台面密封连接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台面孔,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所述主轴孔露出于所述主轴外,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台面孔内,所述拉杆在所述主轴孔及所述台面孔内密封滑动;所述拉杆上设置有液压台阶,所述液压台阶在所述主轴的中空内密封滑动,所述液压台阶将所述主轴内的中空分隔为两部分,其中靠近所述主轴孔的一部分为放松油腔,靠近所述台面孔的一部分为拉紧油腔;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放松油道及拉紧油道,所述放松油道与所述放松油腔连通,所述拉紧油道与所述拉紧油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放松油道与所述放松油腔均设置在所述主轴远离所述工作台面的一端上,所述主轴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拉紧油道连通的环形的主轴拉紧油槽;所述拉杆内设置有连通油道,所述连通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拉紧油腔连通,所述连通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轴拉紧油槽连通,所述拉紧油道通过所述主轴拉紧油槽及所述连通油道与所述拉紧油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主轴与所述拉杆之间有一级密封圈,所述一级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主轴拉紧油槽与所述放松油腔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壳体,所述主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工作台面露出于所述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主轴靠近所述工作台面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转动轴承连接,所述主轴远离所述工作台面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轴套,所述主轴通过所述轴套及所述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轴套上设置有轴套拉紧油管及环形的轴套拉紧油槽,所述轴套拉紧油管通过所述轴套拉紧油槽与所述拉紧油道连通,所述轴套上设置有轴套放松油管及环形的轴套放松油槽,所述轴套放松油管通过所述轴套放松油槽与所述放松油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主轴与所述轴套之间设置有二级密封圈,所述二级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轴套放松油槽与所述轴套拉紧油槽之间。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壳体拉紧油管及壳体放松油管,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均为环形的壳体放松油槽及壳体拉紧油槽,所述壳体拉紧油管通过所述壳体拉紧油槽与所述轴套拉紧油管连通,所述壳体放松油管通过所述壳体放松油槽与所述轴套放松油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轴套之间靠近设置有三级密封圈,所述三级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壳体放松油槽与所述壳体拉紧油槽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工作台主轴底部安装了减速机和伺服电机的同时,将主轴及拉杆改造为液压结构,可以实现拉杆的拉紧及放松,减少了设备体积,增加了空间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概率成型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方法
- 下一篇:双工作台回转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