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油茶果壳生产沼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9655.4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漓;马锦林;谷瑶;陈国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5/02;C07H13/08;C07H1/08;C05G1/00;C05F17/20;C05F17/50;C12R1/22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杨秋慧;汪治兴 |
地址: | 530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油茶 果壳 生产 沼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茶果壳生产沼气的方法,是将油茶果壳10‑20公斤打粉,加入尿素30‑50克,糖蜜3‑5公斤,茶粕5‑10公斤,加水混合至60‑100公斤,混合均匀,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加入沼气发酵罐,再加入EM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组成的一次发酵菌,厌氧发酵6‑8天,至pH降低至4‑5,调节PH至6‑7,加入由索氏甲烷杆菌、甲酸甲烷杆菌、反刍甲烷杆菌组成的二次发酵菌,开始收集产生的沼气,厌氧发酵12‑16天后结束。本发明以林业废弃物油茶果壳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沼气作为新能源燃料,发酵后的沼液用于作叶面肥,沼渣用于有机肥,实现油茶果壳的完全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建设生态型新农村提供有效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油茶果壳生产沼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别名茶子树、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源树种之一(其余三种分别为椰子、橄榄和油棕),是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余三种分别为乌柏、油桐和核桃),为多年生灌木或乔木,具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在我国,其主要产地是南部和西南部,且主要集中在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占到全国总面积的83.2%,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近年来油茶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在逐年增加。油茶果壳主要成分为纤维素(13.87-20.95%)、半纤维素(34.21-49.34%)、木质素(30 .07-36 .23%)、单宁(约2 .26%)、皂素(约5%)等。
目前油茶果壳通常油茶果经晒干脱籽后的果壳被作为废料处理或用作冬天取暖用的燃料,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也已经有报导将油茶果壳直接堆沤发酵制备有机肥。沼气是将各种有机物质,在厌氧及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现有技术中有公开使用油茶果壳来生产沼气。因此,本发明提出将油茶果壳粉碎后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收集甲烷作为新能源燃料,沼液用于作叶面肥,沼渣用于有机肥,完全实现了油茶果壳的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油茶果壳生产沼气的方法。本方法将油茶果壳粉碎后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作为新能源燃料,发酵后的沼液用于作叶面肥,沼渣用于有机肥,完全实现了油茶果壳的资源化利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油茶果壳生产沼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油茶果壳10-20公斤打粉,加入尿素30-50克,糖蜜3-5公斤,茶粕5-10公斤,加水混合至60-100公斤,混合均匀,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加入沼气发酵罐,再加入EM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组成的一次发酵菌,厌氧发酵6-8天,至pH降低至4-5,调节PH至6-7,加入由索氏甲烷杆菌、甲酸甲烷杆菌、反刍甲烷杆菌组成的二次发酵菌,厌氧发酵12-16天后结束,收集产生的沼气。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发酵是在常温下水封发酵;不需要控制发酵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发酵菌的加入量为混合液质量的0.3-0.8%,二次发酵菌的加入量为混合液质量的0.5-1.0%。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发酵菌中EM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质量比为1-3:1。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发酵菌中索氏甲烷杆菌、甲酸甲烷杆菌、反刍甲烷杆菌的质量比为3-5:1-3:0.5-2。进一步地,步骤(2)用生石灰调节pH。
进一步地,所述油茶果壳打粉后先提取单宁再进行发酵。
进一步地,所述单宁的提取方法为:将油茶果壳粉碎,加水和氢氧化钠在120℃加压反应,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滤液经过浓缩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单宁粉末,剩余的废料再用于生产沼气。优选地,水的加入量为浸泡没过油茶果壳,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水质量的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6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