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显示器隔壁结构物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9825.9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2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朴薛基;金勋植;安基熏;李在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33 | 分类号: | G03F7/033;G03F7/027;G03F7/004;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海花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显示器 隔壁 结构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由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显示器隔壁结构物及包含上述显示器隔壁结构物的显示装置,上述隔壁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A)着色剂、(B)碱溶性树脂、(C)聚合性化合物、(D)光聚合引发剂和(E)溶剂,由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固化膜在450nm以上470nm以下的波长中的最大透过率小于10%,在620nm以上660nm以下的波长中的最小透过率为30%以上。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提供在隔壁形成后的厚膜中防止形成逆锥形而容易制造具有有利于形成隔壁的顺锥形形状的隔壁,且有效阻挡蓝色光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利用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显示器隔壁结构物及包含该显示器隔壁结构物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使用蓝色光源的包含颜色转换面板的显示器中,为了实现对于用作光源的蓝色的遮光特性和防止各颜色转换像素的混色,会在各颜色转换像素之间形成隔壁,由于颜色转换像素的转换效率,颜色转换像素和隔壁的厚度以约7μm~15μm的膜厚度形成。
如果在形成使用蓝色光源的包含颜色转换面板的显示器的隔壁时使用以往使用的黑矩阵(Black Matrix)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则由于超过以往使用的膜厚度1μm~1.5μm,所形成的隔壁膜厚度为7μm~15μm,因此存在所形成的厚度过厚而隔壁的锥形难以形成顺锥形的固化膜,而是以逆锥形形状制成隔壁的问题。如果以逆锥形形状制成隔壁,则与下部基材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存在隔壁图案发生损失的问题。此外,如果通过以往的黑矩阵形成隔壁,则工序上要进行涂布且通过曝光工序来形成图案,但在曝光工序中,存在因颜色为黑色而不易识别位于下部的Align key(对位标记),难以在正确位置形成图案的问题,因此使用以往的黑矩阵材料作为用于形成隔壁的物质时存在局限。
此外,以往的技术中,使用C.I.颜料红、C.I.颜料黄和C.I.颜料橙等而制造彩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后制造滤色器的技术是一般使用的技术。该情况下,就用于制造滤色器的膜厚度而言,一般也以2μm~3μm程度来使用。此外,滤色器技术中,使用白色光源作为光源,其目的是通过与滤色器组合来呈现特定波长的光,因此与针对亮度以及色坐标等的本技术存在差异,本发明中,组合蓝色作为目标光源,且使用隔壁材料来实现阻挡光源的目的。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7-0094460号以提供对于热的形状稳定性优异的隔壁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为目的,但实际情况是,与上述问题一样,在以约7μm~15μm的膜厚度形成隔壁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克服厚度过厚而隔壁的锥形不易形成顺锥形的固化膜,而是以逆锥形形状形成隔壁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7-0094460号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改善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在隔壁形成后的厚膜中防止形成逆锥形而容易形成有利于形成隔壁的顺锥形,有效阻挡蓝色系的光而实施颜色转换像素的目的,能够提高包含颜色转换像素的显示装置的发光特性。
此外,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显示器隔壁结构物及包含上述显示器隔壁结构物的显示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壁形成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A)着色剂、(B)碱溶性树脂、(C)聚合性化合物、(D)光聚合引发剂和(E)溶剂,由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固化膜在450nm以上470nm以下的波长中的最大透过率小于10%,在620nm以上660nm以下的波长中的最小透过率为30%以上。
此外,本发明提供由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显示器隔壁结构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