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边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0189.1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文;于永鹏;杨培武;姬帅;于复生;杨红娟;刘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楼板 预制板 | ||
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边模,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领域。是由边模主体、钢筋孔封堵装置、拆模装置、连杆和固定装置组成的。钢筋孔封堵装置采用钢筋孔错位的方式封堵。拆模装置所具有的提杆、拆模块、连接片、平头带孔圆柱销、开口销等结构组成杠杆机构,使得叠合楼板预制板边模在混凝土环境中更易于拆卸。钢筋孔封堵装置与拆模装置通过连杆连接构成双摇杆机构,可实现联动,提高了置模效率。固定装置具有磁力座、磁力座外壳等结构,固定装置利用磁力座固定,关闭磁力座开关后以取消磁吸效应,可减小拆模阻力,使得叠合楼板预制板边模更易于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边模,具体地说是采用了双摇杆机构与杠杆机构协作完成叠合楼板的钢筋孔封堵工作及其拆模工作,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也因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是生产过程的重要工具,它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着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的质量及其生产效率。对于叠合楼板预制板而言,它的出筋要求直接引起了边模结构的特殊性,即钢筋孔的设置。这种带有钢筋孔的边模在浇筑混凝土后出现的漏浆问题,不但影响叠合楼板预制板的产品质量,而且还为后续的拆模与清洗工作增加了劳动强度。叠合楼板预制板本身凝固后与边模的粘结作用和在钢筋孔处漏出的混凝土砂浆凝固后所产生的粘结作用,都给拆模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往往采用拖拽或敲打的方式将边模与混凝土分离,这种拆模方式长时间会引起边模变形,影响边模精度及其使用寿命,而且还会给叠合板预制板成品造成损伤。
利用杠杆机构中的省力杠杆拆模,可以减小模具以及混凝土成品的损伤。双摇杆机构就是两连架杆均是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机构中两摇杆可以分别为主动件。当连杆与摇杆共线时,为机构的两个极限位置。双摇杆机构连杆上的转动副都是周转副,故连杆能相对于两连架杆作整周回转。因杠杆机构与双摇杆机构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适应性强,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但在混凝土预制件边模上的应用较为少见,更缺乏应用在边模上的案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边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边模,是由边模主体、钢筋孔封堵装置、拆模装置、连杆和固定装置组成的,所述的钢筋孔封堵装置在边模主体上对称安装,所述的拆模装置在边模主体上对称安装,所述的钢筋孔封堵装置与所述的拆模装置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的固定装置在边模主体上对称放置。
进一步,所述的边模主体是由角钢、固定挡板、拆模块外壳、连接片架和提杆架组成的,所述的角钢为不等边角钢,所述的角钢开设有拆模块方型孔,所述的拆模块方型孔在角钢上对称布置,所述的角钢根据配筋要求计算出的钢筋间距开设有U形钢筋孔,所述的U形钢筋孔底部为圆弧,圆弧直径与钢筋直径相等,所述的U形钢筋孔的两边对称,两边的倾斜度均为3°,所述的不等边角钢的短边是与混凝土预制板接触的工作面,所述的固定挡板根据配筋要求计算出的钢筋间距相应地固定在角钢上,所述的固定挡板开设有U形钢筋孔和钢丝绳孔,所述的U形钢筋孔底部为圆弧,圆弧直径与钢筋直径相等,所述的短U形钢筋孔的两边对称,两边的倾斜度均为3°,所述的连接片架固定在角钢上,所述的提杆架固定在角钢上。
进一步,所述的钢筋孔封堵装置是由滑动挡板、中间导轨、钢丝、钢丝绳、两端导轨、绳轮、绳轮轴、联轴器、连接轴、轴套、摇杆和鱼眼轴承组成的,所述的中间导轨和两端导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两端导轨安装在固定挡板上,所述的两端导轨开设有钢丝绳孔,所述的中间导轨安装在固定挡板上,所述的滑动挡板安装在两端导轨和中间导轨上,所述的滑动挡板上开设有钢丝通孔和与U形钢筋孔相对应的L形钢筋孔,所述的钢丝将滑动挡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钢丝绳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挡板和绳轮上,剩余部分缠绕在绳轮上,所述的绳轮安装在绳轮轴上,所述的联轴器与绳轮轴和连接轴连接,所述的联轴器是膜片联轴器,所述的鱼眼轴承安装在边模主体上,所述的鱼眼轴承支撑绳轮轴与连接轴,所述的套筒与摇杆安装在连接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0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全负荷脱硝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