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0225.4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2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林锦章;卫木子画;陈彦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
主分类号: | H01R43/033 | 分类号: | H01R43/033;H01R4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晓玲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专用 钳子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构成钳子结构;另外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搓线机构、用于盛装压线帽的帽匣机构、用于将压线帽从帽匣机构内推出的推盘机构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活动的控位机构;控位机构包括拉杆以及控位组件,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上,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连接;搓线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帽匣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上,推盘机构安装于第二钳柄上,且位于帽匣机构与控位组件之间的位置。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接线质量好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装配线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梭式接线 专用钳子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作业时,当需要将两股电线接头连接时,传统做法通常是采用两 股线互相交织缠绕后,再用防火胶布粘合进行隔离,这种作业方法比较落后, 目前正被压线帽接线法所代替,压线帽接线法比较先进,能更好地保证电线接 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但是,这种方法操作繁琐,而且费时 费力,效率不是特别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及其使 用方法,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接线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梭式接线专用钳子, 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以及连接轴,所述的第一钳体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 括第一钳嘴、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钳柄;所述的第二钳体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 括第二钳嘴、第二连接杆和第二钳柄,所述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连接轴 转动连接,以构成钳子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于将两股或多股线搓合为一股的 搓线机构、用于盛装压线帽的帽匣机构、用于将压线帽从帽匣机构内推出的推 盘机构以及用于限制第一钳嘴活动的控位机构;所述的控位机构包括拉杆以及 控位组件,所述的控位组件安装于第二钳柄上,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控位组件 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嘴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拉杆可拆 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钳柄连接;所述的搓线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上;所述的帽匣机构安装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推盘机构安装于第二钳柄上, 且位于帽匣机构与控位组件之间的位置。在使用时,与常规的钳子的使用方法 类似,将两股电线夹在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之间,通过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将 两股电线紧紧的咬住,同时要使两股电线的端部的一端伸入搓线机构中;然后 操作控位机构,通过控位机构将第一钳嘴锁紧,然后拔开连接件,使拉杆与第 一连杆分开,此时,一直按住控位机构,保持第一钳嘴与第二钳嘴锁紧状态; 然后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由于第一钳嘴与第一连杆已经分离,操作第一 钳柄和第二钳柄时,第一钳嘴不会转动,而第一连杆仍然转动,此时安装在第 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的搓线机构开始运作,重复张开和合闭第一钳柄和第二钳 柄,使得搓线机构反复搓动两股电线,使其搓为一股;最后,在操作推盘机构, 推盘机构将压线帽从帽匣机构中推出,且推出的同时直接吞进两股电线,将两 股电线的接头包裹,完成一次接线。要进行下一次接线时,松开控位组件,使 控位组件恢复原位,然后将连接件重新连接拉杆和第一连杆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搓线机构包括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所述的第一搓 线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二搓线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杆上, 第一搓线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搓线板的另一端相对层叠设置;第一搓线板与第二 搓线板上均设有凸起的防滑齿。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层叠对立设置, 在使用时,电线放置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之间,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 柄张开和闭合的过程中,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相互搓动,将夹在两者之间 的两股电线搓合为一股;优选地,在第一搓线板和第二搓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增 加摩擦力的防滑齿,避免在搓合的过程中,电线与第一搓线板或第二搓线板发 生打滑,而影响搓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未经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02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本分类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视频分类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