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0231.X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元;王伟森;黎达惠;何金光;谢丙炎;罗霖;王琨瑜;朱炜璘;李柳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B60R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 |
地址: | 5100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运输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运输装置。一种车载运输装置,其中,包括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的第一定位部件设于车体顶部,第二定位部件设于车体后部;所述的第一定位部件对梯子的横杆定位,所述的第二定位部件对梯子的竖杆定位。本发明的装置简易省时,提高工作效率:在装梯过程中,只需要将梯子放到该装置上,通过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实现固定功能进行快速装梯,大大缩短装梯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至15秒。而且提高安全性,降低作业风险:避免了因人力手工绑扎不牢固而掉落引起安全问题和造成梯子易损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梯子,一种借力登高工具,该工具由两根长粗杆子做边,中间横穿适合攀爬的横杆,在电力行业现场作业时应用十分广泛,同时也是低压现场作业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电力工作人员外出作业时配备的登高工作梯子,长度有3米、5米、7米几个尺寸,通过倾斜搭放,再捆绑固定安装在工程车后车厢上,根据《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机动车运输规定方面,装载超长物件时,超长架与车厢固定的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捆绑松动。因此,针对装梯运输问题,工作人员需要攀爬登上车斗,寻找利用工程车顶部适合且能够固定的位置,配合使用铁丝或绳子缠绕等方法对梯子上端进行捆绑固定,同时还要在车斗中间或下方对梯子进行二次捆绑固定,确保安装牢固。一套流程下来,在装梯方面至少得耗费五到十分钟不等的时间,甚至更长,大大延长了出勤抢修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传统的装梯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因人力手工绑扎不牢固而掉落引起安全问题和造成梯子易损的情况,大大增加了增加了作业风险。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针对装梯运输问题,工作人员需要攀爬登上车斗,寻找利用工程车顶部适合且能够固定的位置,配合使用铁丝或绳子缠绕等方法对梯子上端进行捆绑固定,同时还要在车斗中间或下方对梯子进行二次捆绑固定。装梯时间长,耗费人力大。
安全性不高,存在作业风险:因人力手工绑扎不牢固而掉落引起安全问题和造成梯子易损的情况。
降低工器具(梯子)使用寿命:在固定时利用铁线或绳子会对工器具造成的磨损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载运输装置,解决装梯费时费力、易损、安全性低的问题,延长了工器具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登高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运输装置,其中,包括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的第一定位部件设于车体顶部,第二定位部件设于车体后部;所述的第一定位部件对梯子的横杆定位,所述的第二定位部件对梯子的竖杆定位。
本发明的装置简易省时,提高工作效率:在装梯过程中,只需要将梯子放到该装置上,通过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实现固定功能进行快速装梯,大大缩短装梯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至15秒。
而且提高安全性,降低作业风险:避免了因人力手工绑扎不牢固而掉落引起安全问题和造成梯子易损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定位部件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卡接机构,所述的底座固定于车体顶部上,所述的卡接机构对梯子的横杆定位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接机构包括固定部、竖向支杆、横向连杆,所述的固定部与底座焊接固定,所述的竖向支杆的下部连接固定部,竖向支杆的上部连接横向连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部的数量为2个,且所述的固定部呈U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部U型结构的底部与底座焊接固定,每个固定部U型结构上分别连接2条竖向支杆,梯子的横杆卡接于2条竖向支杆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通过螺栓与车体顶部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0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