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0750.6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万;陈米艳;杨勇;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10 | 分类号: | B23F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齿机 传动链 误差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补偿方法,属于机床传动精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激光干涉仪和工作台编码器同步测量低速运行工况下工作台传动链误差;基于激光干涉仪测得的误差数据对工作台编码器测得的误差数据进行修正;利用滚刀箱编码器和工作台编码器测量高速运行工况下滚刀箱‑工作台传动链误差;将第二步中得到的工作台编码器的测量误差与上一步中测得的滚刀箱‑工作台传动链误差数据相结合,得到修正后的最终误差数据;基于最终误差数据生成补偿文件;根据补偿文件对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进行补偿。该补偿方法无需拆开滚刀箱、工作台壳体,快速高效,节省人力;通过激光干涉仪对工作台编码器自身检测精度进行校正,补偿更为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传动精度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机床的传动精度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滚齿机传动链出现较大误差时,会导致切齿精度较低、废品率较高,为提高加工产品的合格率,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需要对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进行检测和补偿。
传统上减小滚齿机传动链误差的做法是,拆开滚齿机的滚刀箱、工作台壳体,对其传动系统进行检查与整改。这一做法不仅会延误工期和生产进度,耗时费力,且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方便的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补偿方法,无需拆开滚刀箱和工作台壳体即可实现滚齿机低速、高速切削工况下的传动链误差,提高机床切齿精度,解决传统拆壳后再检修的做法耗时费力,耽误生产,增加人工成本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种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低速运行滚齿机的工作台,利用激光干涉仪和工作台编码器同步测量工作台传动链误差,得到激光干涉仪测得的误差数据和工作台编码器测得的误差数据;
S2.基于所述激光干涉仪测得的误差数据对所述工作台编码器测得的误差数据进行修正,得到工作台编码器的测量误差;
S3.高速运行滚刀箱和工作台,利用滚刀箱编码器和工作台编码器进行测量,通过滚刀箱-工作台传动链误差检测程序得到滚刀箱-工作台传动链误差数据;
S4.将所述工作台编码器的测量误差与所述滚刀箱-工作台传动链误差数据相结合,得到修正后的最终误差数据;
S5.基于所述最终误差数据由补偿程序生成补偿文件;
S6.将所述补偿文件输入滚齿机的数控系统,对滚齿机传动链误差进行补偿。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激光干涉仪和工作台编码器通过连接装置对接起来并安装在工作台台面上,以使激光干涉仪和工作台编码器同步测量。
进一步,所述激光干涉仪和工作台编码器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激光干涉仪下方的连接盘、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盘下方的转接帽,以及可拆卸连接在转接帽下方的工作台编码器工装;所述工作台编码器设置在工作台编码器工装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滚刀箱编码器通过滚刀箱编码器工装设置在滚刀箱刀杆位置处。
进一步,通过细分盒对激光干涉仪、工作台编码器和滚刀箱编码器的信号进行细分处理,传入数据采集系统,形成相应的测量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不拆开滚齿机的滚刀箱、工作台壳体的情况下,快速高效地实现了对低速和高速切削工况下的滚齿机传动链误差的检测和补偿,从而提高机床切齿精度,缩短机床生产周期,节约人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0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