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领罗纹机的接料翻转机构及领罗纹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1081.4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凌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史冠静 |
地址: | 3151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罗纹 翻转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领罗纹机的接料翻转机构及领罗纹机,一种用于领罗纹机的接料翻转机构包括支撑件;连接轴,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转动穿设在支撑件的安装孔内;第一连接板,与连接轴相对固定;第一夹具结构,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两个第一夹板的自由端能相向或背向运动而用来夹紧或者松开筒状布料的第一端;第二夹具结构,包括上下间隔布置、转动布置在两个第一夹板之间的两个第二夹板,第二夹板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两个第二夹板的自由端能相向或背向运动而用来插设在筒状布料第一端的内部中空或将筒状布料的第一端撑开;第一驱动机构,用来驱动连接轴转动。无需人工将筒状布料撑开,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领罗纹机的接料翻转机构及领罗纹机。
背景技术
罗纹圆领领口,呈筒状,是一种领口的造型,使用罗纹领口的衣物会收紧脖颈,使得脖颈显得更加纤细,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服装的领口处。
圆领领口通常是先将单层圆领领口经过翻折,然后缝制在衣物上,目前,对圆领领口的翻折加工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其过程为:首先将单层筒状织物放入手中,此时,将手伸入筒状布料(筒状领口)的内部中空处,将筒状织物的一端撑开,然后将织物的另一端向内部中空处翻折,形成双层圆领领口。这种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虽然实现了织物的翻折,但是显然费时费力,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投入很多劳动力,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
因此,为了方便自动化生产,需要对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筒状领口的一端撑开,方便后续翻折的领罗纹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单层筒状布料的一端撑开的用于领罗纹机的接料翻转机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单层筒状布料翻折形成双层筒状布料的领罗纹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领罗纹机的接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支撑件,开设有安装孔;
连接轴,沿前后方向延伸,并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而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第一连接板,有两块,且前后并排间隔布置,并均与所述连接轴相对固定连接;
第一夹具结构,包括上下间隔布置、被用来放置在筒状布料的上、下两侧的两个第一夹板,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夹板均被转动布置在两块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板的转动轴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至少一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夹板的自由端能相向或背向运动而用来夹紧或者松开筒状布料的第一端;
第二夹具结构,包括上下间隔布置、被转动布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的两个第二夹板,其中,所述第二夹板的转动轴线也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至少一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夹板的自由端能相向或背向运动而用来插设在筒状布料第一端的内部中空处或将筒状布料的第一端上下撑开;以及
第一驱动机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轴相连,用来驱动所述连接轴转动,并通过该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一夹具结构及第二夹具结构相对所述支撑件整体转动。
为了方便实现对筒状布料的夹持和撑开,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两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各所述转轴前后方向延伸而转动设置在两块第一连接板上、并相对所述连接轴同侧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板的转轴为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板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夹板的转轴为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由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板被布置成与第二转轴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凌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凌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1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