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完备的分布式定位系统时钟同步与校正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1600.7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8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自励;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4R20/04 | 分类号: | G04R20/04;G04F5/14;G01S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向霞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备 分布式 定位 系统 时钟 同步 校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完备的分布式定位系统时钟同步与校正方法,通过授时站原子时钟对分布式定位系统多个远端接收站晶振时钟进行授时及同步,并对晶振时钟准确度进行校正,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分布式定位系统远端接收站的布局以及远端接收站的共同可视位置情况,设置授时站;S2.通过授时站周期性地发送授时信号以直接或间接地传输至所述远端接收站;S3.所述远端接收站接收授时信号并进行时钟同步及校正;本发明方法应用于分布式定位系统进行自完备分布式定位授时与同步,利于达到不需大幅增加系统成本而实现分布式定位系统远端站高精确准确测量目标信号到达时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一种自完备的分布式定位系统时钟同步与校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分布式定位系统,利用分布于不同位置的远端接收站,接收目标发射的信号,通过测量目标信号到达各接收站点的时间或站点间的时间差,实现对目标的定位。
多点定位系统即为典型的分布式定位系统,系统通过测量目标信号到达各远端站间的时间差,采用时间差定位体制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因此,分布式定位系统远端站间的时钟同步精度,以及各远端站时钟的稳定度和准确度,直接决定了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为达到稳定的高精度定位,各远端站可以采用具有高稳定度、高准确度的原子时钟。但是对于实际中可能达到几十个远端站的定位系统而言,采用原子时钟将产生高昂的成本,因此,实际运用中的分布式定位系统基本采用稳定度和准确度较原子时钟低的晶振时钟。
由于晶振时钟固有的稳定度和准确度较低,以及晶振频率易受温度变化及电磁干扰而产生漂移的特性,采用晶振时钟作为远端站时钟源的分布式定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诸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外部时钟源对远端站的晶振时钟周期性地进行同步,且对晶振时钟的计时准确度需要进行有效的校正,才能使分布式定位系统准确测量出目标信号到达各远端接收站的时间。因而,如何使运行中的分布式定位系统不依赖于外部时钟源而实现远端站间的时钟同步,并对晶振时钟的准确度进行校正,使得分布式定位系统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是分布式定位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完备的分布式定位系统时钟同步与校正方法及装置,以利于提高系统远端站时钟的稳定度和准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完备的分布式定位系统时钟同步与校正方法,通过授时站原子时钟对分布式定位系统多个远端接收站晶振时钟进行授时及同步,并对晶振时钟准确度进行校正,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分布式定位系统远端接收站的布局以及远端接收站的共同可视位置情况,设置授时站;
S2.通过授时站周期性地发送授时信号以直接或间接地传输至所述远端接收站;
S3.所述远端接收站接收授时信号并进行时钟同步及校正。
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完备的分布式定位系统时钟同步与校正方法中,步骤S1.中,包括
S11.根据分布式定位系统远端接收站的布局情况,确定远端接收站的共同可视位置;
S12.根据分布式定位系统远端接收站的共同可视位置情况,设置授时站及所需转发站。
进一步的,上述的自完备的分布式定位系统时钟同步与校正方法中,步骤S11.中,所述分布式定位系统有分布于不同位置的多个远端接收站,多个远端接收站的布局情况包括如下情形:
1)多个远端接收站不存在共同可视位置;
2)多个远端接收站存在共同可视位置;
3)多个远端接收站不存在共同可视位置,但可划分为不同子集,每个子集存在共同可视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四川大学,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1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