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冰垫制造方法及配套的冰垫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1722.6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祝蕾;朱志腾;朱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海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12 | 分类号: | A61F7/12;A61F7/02;C08L23/06;C08L71/02;C08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制造 方法 配套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冰垫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制蓄冷剂;S2:制作具有一插入端和一底座的外壳;S3:通过连通孔道向外壳的中空结构内灌装蓄冷剂,使所述外壳的插入端和底座中都充满所述蓄冷剂,封装口尾部通过热压式封口机封口,形成热熔封口,通过热熔封口封闭连通孔道与外界的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上述的冰垫的生产设备。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医用冰垫制造方法及配套的冰垫生产设备生产的医用冰垫,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比如痔疮的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的各类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嵌頓痔、孕妇痔疮,也可用于促进痔疮外科手术后的恢复,减少疼痛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冰垫制造方法及配套的冰垫生产设备,属于医用冰垫制造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痔疮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内服和药物外压疗法。1、手术疗法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在病后容易产生并发症;2、药物内服疗法疗效缓慢,在恢复过程中,容易受到再次污染或损伤,产生其它的病症;3、药物外用疗法使用的剂型多为洗剂,洗涤的时间较为短暂,药剂和黏膜接触的时间短,药物不能存留,药物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疗效甚微,换药次数较为频繁,患者顺应性低,且刺激性较大。
医用冰垫,又称为一次性低温治疗痔疮器具,主要应用低温可控物理方法,是一种安全、保守的痔疮治疗法,是目前被国际推崇新的痔疮治疗方案。它不但操作简单,高效安全,而且适用范围特别广,如孕妇、产妇、术前术后患者都能使用。而现有情况下没有此类良好的装置应用与人体。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医用冰垫制造方法及配套的冰垫生产设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冰垫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蓄冷剂,蓄冷剂由储能剂和水组成,所述储能剂为聚乙烯醇与硼砂,其重量百分比为,聚乙烯醇3.5-4%、硼砂0.8-1.2%、剩余的为水;
S2:制作具有一插入端和一底座的外壳,插入端的一端固定在底座的中部,插入端与底座一体成型,所述外壳整体呈T字型,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扁平状封装口,所述扁平状封装口内部具有一连通孔道,所述的连通孔道的一端与底座的内腔相连通,连通孔道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插入端和外壳均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直径为1-2cm,且其内腔相连通,所述的外壳由柔软不坚硬的材料制备,设置所述插入端长度为3cm或3.5cm或4cm;
S3:通过连通孔道向外壳的中空结构内灌装蓄冷剂,使所述外壳的插入端和底座中都充满所述蓄冷剂,封装口尾部通过热压式封口机封口,形成热熔封口,通过热熔封口封闭连通孔道与外界的连通。
优选地,所述插入端含有光滑的外表面;或者所述插入端1外表面为与人体肠内壁褶皱配合的螺旋结构;或者所述插入端1外表面为凸凹槽相间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壳采用软体硅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采用软塑料,利用吹塑的工艺加工而成,塑料颗粒加热到软化状态,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并将其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立即在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外壳。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制成:抗菌PE母粒4~15%、高密度聚乙烯颗粒80.04~96.96%、抗静电剂0.01~0.1%。
优选地,所述的抗菌PE母粒是含有无机纳米银抗菌剂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母粒,所述的抗静电剂是聚氧乙烯脂肪酸脂、脂肪酸酰胺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储能剂为聚乙烯醇与硼砂,其重量百分比为,聚乙烯醇3.5-4%、硼砂0.8-1.2%、剩余的为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上述的冰垫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海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海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1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