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1934.4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肖远奇;李景伟;游运;饶雪梅;张雪;刘印;兰义;李玥;吴茂斌;王凯;李义;何鹏;聂亮;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J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压 质量 成因 分析 优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与校验;研究所述数据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分析高、低电压状态出现的原因;利用配电网高、低电压综合治理的技术原则和差异化的配电网高、低电压治理策略,分析电压质量成因并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直观的分析电网电压质量成因提供相应的治理策略进行优化,对高、低电压风险增加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对配网运行中产生的高、低电压的应对措施进行评估研究,简单直接的为生产人员提供一个高效的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网已经配置了生产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目前各专业系统无法自动数据收集比对用于配网工作管理,需要大量人工维护。调度专业无配网设备运行记录和台帐信息可供配网负荷转供方式安全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配网低电压问题缺少针对性防范措施。随着配网建设的日益复杂,负荷转供情况十分普遍,但目前系统仅对转供后负荷电流做了限制,无法对实际电压影响进行分析,对高、低电压风险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也无法对配网运行中产生的高、低电压的应对措施进行评估。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及系统,直观的分析电网电压质量,提出相应的优化电压质量治理决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与校验;研究所述数据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分析高、低电压状态出现的原因;利用配电网高、低电压综合治理的技术原则和差异化的配电网高、低电压治理策略,分析电压质量成因并进行优化。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数据包括,网络结构;线路选型及老化状态;主网电压水平;母线电压及母线电压合格率;装备技术水平;负荷分布;负荷曲线变化;供电半径;供电导线截面;配电变压器负载率;三相负荷平衡率;供电能力;无功补偿充裕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分析校验所述数据,包括,统计生产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系统、GIS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利用所述营销系统将所述电压质量需要的所述数据信息生成一个新的数据表格;结合所述电压质量的优异化提前设置一个阀值,利用所述数据表格中的所述数据进行一一比对分析原因。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原因包括,所述高、低电压状态出现的可能性、诱因、规律和特征。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分析的所述原因包括,母线电压低、供电半径过长、线径细、功率因素低、配电变压器过负载、缺相运行、错接线、零线断线、调整运行方式。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网电压质量成因的分析优化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分析所述原因,提出所述技术原则和所述治理策略需针对不同配电网高、低电压模式,结合不同技术管理手段,包括,结合网络结构优化、变压器增容、增大导线截面、单三相负荷供电模式、无功补偿和调压器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分接头调整、无功补偿优化控制和负荷需求侧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1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