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表数据与X光片复合的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3268.8 | 申请日: | 202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7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表 数据 复合 信息化 脊柱 模型 制备 方法 | ||
一种体表数据与X光片复合的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的制备方法,属于康复辅具技术领域。在计算机中导入患者的体表光学扫描数据和X光片,通过移动、缩放、旋转X光片,使得X光片上的体表数据特征与患者光学扫描数据重合一致,然后根据X光片上的信息,将支具设计所需的关键特征如侧弯曲线、肋骨线、髂嵴线等,投影到光学扫描模型上,生成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然后采用数控加工的方法制作实物模型。本发明方法方便、简捷、高效、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表数据与X光片复合的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是一种脊柱侧弯模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做脊柱侧弯支具通常需在患者体表模型上根据X光片的信息,由支具师通过经验在模型上画相应腰椎、胸椎、肋骨等,如图1中的(a)和(b)所示,根据图中(b)进行(a)的绘画。支具师需要将X光片信息按比例映射到模型上,完全是经验操作,经常会出现位置不准的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矫形器设计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将体表数据与X光片复合的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的制备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计算机中导入患者的体表光学扫描数据文件和X光片,通过移动、缩放、旋转X光片,使得X光片上的体表数据特征与患者光学扫描数据重合一致,然后根据X光片上的信息,将支具设计所需的关键特征如侧弯曲线、肋骨线、髂嵴线等,投影曲线到光学扫描模型上,生成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然后采用数控加工的方法制作实物模型。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脊柱侧弯模型精准符合个性化人体特征,方便、简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支具师按比例映射到模型的过程,其中(a)为支具师在模型根据(b)X光片信息进行按比例绘画的过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步体表光学扫描数据(阴影模式),其中的小图为X光片,大图为体表数据的阴影模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步体表光学扫描数据(线框模式)其中的小图为X光片,大图为体表数据线框模式;
图4为实施例1中X光片上的体表数据特征与患者光学扫描数据重合一致后的图片;
图5为实施例1中勾画出支具设计时需要的关键特征;
图6为为实施例1中生成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
图7为采用数控加工的方法制作全信息化实物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这种方法制作的模型不仅包含患者体表信息,而且有准确位置的X光片信息,避免了传统经验划线不准确的根本问题。
一种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的制备方法,不仅包含患者体表数据,而且有准确位置的X光片信息;在计算机中导入患者的体表光学扫描数据文件和X光片,通过移动、缩放、旋转X光片,使得X光片上的体表数据特征与患者光学扫描数据重合一致,然后根据X光片的信息,将支具设计时需要的关键特征,如侧弯曲线、肋骨线等投影到光学扫描模型上,生成全信息化脊柱侧弯模型,然后采用数控加工的方法制作实物模型。
1)在计算机中导入患者的体表光学扫描数据文件和X光片,见图2和图3;
2)X光片为平面数据信息,体表光学扫描数据为三维数据,为便于数据的匹配对准,在后视图(从后向前看),通过移动、缩放、旋转X光片,使得X光片上的体表数据特征与患者光学扫描数据重合一致,见图4;
3)根据X光片的信息将支具设计时需要的关键特征如侧弯曲线、肋骨等勾划出,见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熔融炉
- 下一篇:高强钢型材热成形综合淬火整形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